
一、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由精英教育逐步進入大眾教育階段,招生人數不斷擴大與辦學經費不足之間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某些弊端日漸成為制約高校進一步發(fā)展的突出問題。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財務信息前瞻性不強、指導性不高。財務部門提供的會計信息主要是為學校領導進行各項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但是由于歷史原因,目前的高校財務工作范疇仍然局限于記賬、算賬、報賬,對內、對外只能提供有關的歷史數據和基本信息的解釋。工作流程側重事后監(jiān)督,相對忽視了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財務管理只停留在財務數據的核算,而沒有深入地進行財務分析、效益考核、獎懲兌現。所以,目前財務部門提供的財務信息存在前瞻性不強、指導性不高的弊病。像學校融資籌資能力、負債能力測算、經濟效益分析、辦學成本測算以及如何根據國家對教育發(fā)展的要求和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進行經濟預測等財務信息向學校領導提供反映的不多,不利于學校領導運用財務信息進行工作決策。
2 效益觀念淡薄。由于體制原因,高校財務管理部門尚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的環(huán)境,缺乏科學的理財意識,普遍存在著“等、靠、要”等現象,在開拓市場、開辟財源等方而缺乏積極進取精神。高校重大的投資決策沒有科學、真實、可靠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盲目性較大,造成了部分高校一方面辦學經費不足,另一方面有限的資金產生的效益卻又低下。許多高校在利用自身優(yōu)勢、挖掘自身潛力方面顯得不足,高校的智力資源和科研優(yōu)勢沒有得到充分合理的開發(fā),高校作為科學技術商品化的孵化器作用沒有充分發(fā)揮,校辦企業(yè)和高??蒲袃?yōu)勢及智力資源優(yōu)勢尚未有機結合,限制了高校的發(fā)展。
3 預算編制不完善、執(zhí)行不嚴格。預算是財務工作的指揮捧,高校各項經費收支應按部門預算來執(zhí)行,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預算編制時間過短,預算編制過程透明度不高等原因造成了部門預算不準確,預算內容不全面,編制的部門預算沒有客觀反映學校財務收支全貌和體現學校的工作重點和發(fā)展方向。在資金使用上,有些校領導未按預算安排使用資金,而是隨意開口子、批條子,造成預算變更頻繁,預算執(zhí)行剛性不強的現象;還有些業(yè)務主管領導缺乏全校一盤棋觀念,從自己分管部門或事務出發(fā),不按部門預算使用經費,隨意批經費,或者對于補助標準、提成方案等完全從本部門的情況考慮,很少顧及校內其他部門,這樣就容易造成互相攀比,挫傷了一些部門和職工的積極性,同時也使部門預算喪失了約束力。
4 財務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高校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了“統(tǒng)一領導、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這種體制的好處是行政權力集中,便于直接管理,可以集中財力辦大事。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過程中,高等學校沒有從根本上理順財務管理關系,陷入了傳統(tǒng)國企“一統(tǒng)就死,一放就亂,一亂就統(tǒng),一統(tǒng)又死”的惡性循環(huán)?,F在大部分高校以財務處為學校的一級財務管理機構,作為上有校級領導、下有各個部處的財務處,很難從中協(xié)調上下的關系;其次,由于小團體思想作怪,個別基層單位虧損了向學校伸手要錢,盈利了向學校少交錢甚至于不交錢,更有甚者其會計資料嚴重失實,無法真實地反映本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這都造成了財務管理上的漏洞和資金的流失,影響高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5 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v觀各高校發(fā)生的違紀違法案件,無不與單位內部控制內容、范圍不全面、內部控制執(zhí)行弱化、監(jiān)督制約機制不健全,沒有達到《會計法》規(guī)定的內部控制的要求有關。高校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現在:(1)內部控制范圍不全面。有些高校往往強調對財政性資金的內部控制,而弱化對預算外資金的內部控制;有些高校未將二級單位財務和校內結算中心納入內部控制的范圍,或控制不嚴,監(jiān)督不力,致使校內結算中心出現非法集資、高息攬存、發(fā)放貸款等違規(guī)資金運作現象。(2)內部控制的內容不全面。如有些高校未建立重大建設和投資項目論證、決策機制等內部控制制度,導致對外投資決策失誤,造成投資損失。(3)內部控制執(zhí)行不嚴。有些學校雖建立有內部控制制度,但沒有嚴格執(zhí)行,制度形同擺設。
二、改善高校財務管理的主要措施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體制層面的原因,也有運行機制層面的原因;有主觀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觀方面的原因。首先高校領導要提高對財務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方面,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的規(guī)范要求重建高校的財務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促使高校向理性的經濟人轉變,為高校發(fā)展提供制度保障。財務管理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處于相當重要的位置,要切實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1 提高財務分析能力,為重大決策提供依據。以往的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重點是財務數據的核算,忽視了對學校重大決策從財務管理的角度提供積極建議。因此,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不但應該重視記賬、算賬、審核、報銷等各項日常工作,同時也要拿出必要的人力和精力,研究會計報表和日常核算資料,開展經濟效益的分析。通過財務分析工作,降低學校重大決策的財務成本,為學校的健康發(fā)展提供優(yōu)質的財務顧問服務。
2 強化高校成本效益觀念。高校財務制度改革必須強制要求高校加強成本費用核算,編制和報送成本報表,為高校發(fā)展計劃、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的成本費用信息資料。為更好地建立高校成本核算制度,高校會計核算基礎必須作根本的改革,即采用權責發(fā)生制會計基礎,合理規(guī)定高?;顒映杀痉秶?、成本項目、成本計算方法和費用支出分配辦法,以便真實、可靠、準確、完整地核算高校活動的資源耗費情況。高校成本核算不僅是完善高校會計核算的客觀需要,也是高校開展績效管理、考核評價高校財務運行績效的必然要求。同時,還是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高?;顒映杀狙a償與成本分擔機制、制定高校財務政策的客觀需要。
3 強化預算管理,嚴格執(zhí)行部門預算制度。部門預算改革是我國預算管理制度的一項根本改革,它要求高校從預算編制開始嚴格按照部門預算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基本數據收集,按照高校計劃、高校規(guī)模和定員定額的有關規(guī)定準確地編制部門預算,按照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批準的部門預算嚴格執(zhí)行和有效控制,按照規(guī)范的程序進行預算調整。高校財務制度應當按照部門預算管理的要求,對高校預算編制、預算執(zhí)行、預算調整以及收支核算管理及財務報表編報等進行重新規(guī)范,確保部門預算改革措施在高校的貫徹實施,有效防止部門預算與單位預算“兩張皮”現象的再發(fā)生。
4 理順高校財務管理的體制?!陡叩葘W校財務制度》規(guī)定:高等學校應實行“統(tǒng)一領導,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規(guī)模較大的高校可以實行“統(tǒng)一領導,分級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不管執(zhí)行那一種財務管理體制,各個高校要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在不違反國家和主管部門有關規(guī)定的前提下,經校領導集體研究確定并明文頒布,一經確立,不得隨意變更。其次明確高校財務處作為學校一級財務機構,在校長或主管副校長的直接領導下,統(tǒng)一管理學校的各項財務工作,其主要職能是負責全校范圍內的財務管理和確定范圍內的會計核算,任何單位和部門的財務活動都不能游離于學校財務處的管理監(jiān)督之外,財務處要參與學校經濟活動方面的決策,凡學校的重大開支、校內有關部門代表學校簽署涉及學校經濟活動方面的協(xié)議、合同和其他文件,均應征求財務處的意見,學校所有涉及收費的業(yè)務均應由財務處負責組織實施,任何單位或個人沒有財務處的委托或同意均不能向學生收費。
5 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強化內部控制,完善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真正做到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相互監(jiān)督,是提高高校財務管理的有效措施。當前高校要特別重視貨幣資金、校內結算中心、實物資產和工程項目的內部會計控制問題,并針對不同的控制對象,相應制定不同的內部控制制度。單位內部會計監(jiān)督制度應當符合下列要求:(1)記賬人員與經濟業(yè)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2)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yè)務事項的決策和執(zhí)行的相互監(jiān)督、相互制約程序應當明確;(3)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4)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明確。
6 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高校運行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為高校績效考核評價提供依據,為政府相關部門的宏觀決策提供參考。現行《高校財務規(guī)則》雖然對高校財務報告和財務分析作出規(guī)定,但財務分析只停留在對單位預算執(zhí)行情況、財務狀況、收支情況及經費自給水平、定員定額情況、財務管理情況等一般性分析層面。這些分析所得出的結論只能反映高校財務運行的一般情況,根本不能反映高校整體的業(yè)績和效率、效果、效益,離績效考核評價還有很大的距離。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高校運行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門對高校的績效作出客觀的評價。
7 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高校各項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對財務管理隊伍整體管理水平、人員素質和業(yè)務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的財務管理人員,不能僅僅滿足于記賬、算賬、報賬,而要將視野擴展到管理活動的廣闊領域。高校事業(yè)的大發(fā)展,要求財務管理必須作為高?;镜墓芾砜刂茩C制之一,這對財務管理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財務管理人員通過業(yè)務培訓,不斷學習、提高和充實專業(yè)知識,優(yōu)化知識結構,是改進高校財務管理、提高辦學效益的關鍵所在。
綜上所述,高校財務管理工作要在做好傳統(tǒng)的記賬、算賬、報賬等工作的同時,做好學校財務的預測、控制、分析和管理等各項工作,把工作重點轉移到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開拓資金來源、提高辦學效益上來,保證和促進教學科研工作的順利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羅紹德。新編預算會計。暨南大學出版社[M],2002,(10)
[2]閻達五,趙西卜。關于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和事業(yè)單位會計準則合一問題的思考[J].當代財經,2003,(3)
[3]章晨。關于高校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會計思考[J].教育會計研究,2001,(4)
[4]王宏堂。論高校預算管理應遵循的原則[J].甘肅高師學報,2000,(4)
[5]梁紅霞。加強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若干思考[J].事業(yè)財會,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