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contact.png)
農經工作是一項專業(yè)性、技術性、政策性非常強的工作。目前一些基層工作人員的農經業(yè)務知識參差不齊,對經濟方面的知識理解不透徹。比如:(1)用什么來表示失業(yè)率與通貨膨脹率的關系;(2)用什么來衡量國民生活水平的高低;(3)用什么來表明人們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等等。筆者在本文中擬就這三個問題進行簡單的闡述。
一、菲利普斯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是菲利普斯在1958年根據英國1867―1957年失業(yè)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的經驗統(tǒng)計資料,提出一條用以表示失業(yè)率與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交替關系的曲線。這條曲線表明當失業(yè)率較低時,貨幣工資增率較高;當失業(yè)率較高時,貨幣工資增率較低,甚至為負數。根據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理論,貨幣工資變動率可以表示為通貨膨脹率。因此,這條曲線就可以表示失業(yè)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交替關系。即失業(yè)率高表明經濟處于經濟蕭條階段。這時工作與物價水平都處于較低時期,從而通貨膨脹率也就低;反之,失業(yè)率低時就表明經濟處于繁榮階段,這時工資與物價都處于較高程度,從而通貨膨脹率也就高。失業(yè)率與通貨膨脹率存在著反方向變動關系。
這條曲線表明,當失業(yè)率高時通貨膨脹率低;當失業(yè)率低時通貨膨脹率高。在西方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引起通貨膨脹的原因是貨幣工資率。貨幣工資率的增加超過勞動生產率的增加引起物價上漲,從而導致通貨膨脹。所以,菲利普斯曲線又成為當代經濟學家用以表示失業(yè)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此消彼長相互交替關系的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有三種表示方式:
1.失業(yè)――工資。菲利普斯曲線表明失業(yè)率與貨幣工資變化率之間的關系。它也是從左到右向右下方傾斜,當失業(yè)率高時貨幣工資率低;當失業(yè)率低時貨幣工資率高。二者呈反向的對應變動關系,即互相關系。
2.失業(yè)――物價。菲利普斯曲線表明是失業(yè)率與物價上漲率之間的關系。
3.產出――物價。菲利普斯曲線表明是經濟增長率與物價上漲率之間的關系。
二、恩格爾系數
1.恩格爾系數是食品支出總額占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這是由德國的統(tǒng)計學家恩格爾關根據統(tǒng)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化得出的一個規(guī)律: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比例會下降。推而廣之,一個國家越窮,每一個國民的平均收入(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隨著國家的富裕這個比例呈下降趨勢。
2.恩格爾系數=食物總支出金額/總支出金額*100%
3.恩格爾系數也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個指標。(1)在總支出金額不變的條件下,恩格爾系數越大,說明食物支出金額越多,也表明這個家庭(或國家)貧窮;恩格爾系數越小,說明食物支出金額越少,也表明這個家庭(或國家)越富裕。當恩格爾系數不變時,食物總支出與消費總支出成正比。當食物支出總額不變時,消費總支出與恩格爾系數成反比。這樣恩格爾系數就成了衡量一個家庭或一個國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標準之一。(2)一般情況下,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恩格爾系數越大表明這個家庭收入較低;恩格爾系數越小表明這個家庭收入較高。(3)對國家而言,如果恩格爾系數越高說明這個國家越貧窮,反之,如果恩格爾系數越低說明這個國家越富有。
4.世界的現狀。(1)聯合國根據恩格爾系數的大小,對世界各國的生活水平有一個劃分標準。即一個國家恩格爾系數大于60%為貧窮;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相對富裕;20%~30%為富裕;20%以下為極其富裕。按此劃分標準,20世紀90年代恩格爾系數在20%以下的只有美國,達到16%;歐洲、日本、加拿大一般在20%~30%之間是富裕狀態(tài);發(fā)展中國家基本在40%~50%之間屬于小康。
三、基尼系數
1.基尼系數是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1912年提出的定量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基尼系數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進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總收入的百分比?;嵯禂底畲鬄椤?”,最小為“0”。基尼系數為“1”時,表示居民之間收入分配絕對不公平,即100%的收入被一個單位的人全部占有。而基尼系數為“0”時,則表示居民之間收入分配絕對公平,即人與人之間完全平等,沒有任何差異。但這兩種情況在現實中都不存在,基尼系數的實際值只能在“0”~“1”之間。
2.低于0.2為收入分配絕對平均;0.2~0.3為收入分配比較平均;0.3~0.4為收入分配相對合理;0.4~0.5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0.5以上為收入分配懸殊。我們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在國際上常用基尼系數測定社會居民收入分配的差異程度。他們認為基尼系數低于0.2表示收入過于平均,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為0.4,所以基尼系數應保持在0.2~0.4之間。低于0.2社會動力不足。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前基尼系數為0.16,人們勞動積極性不高,干好干壞一個樣,收入分配絕對平均。而大于0.4,社會就會不安定。現在我國由于部分群體隱性福利的存在,基尼系數比較高,有的地方已超過0.4甚至達到0.5。這應該引起有關各方面的高度警惕。
以上三個指標能反映公民失業(yè)率與通貨膨脹率、公民的生活水平、收入分配是否合理。在農村,國家在政策上給予了極大的幫助,比如發(fā)展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農業(yè)專業(yè)化,開展一村一品等等。這些都能提高農民收入,降低農民失業(yè)率,提高農民勞動積極性。因此,在農經工作中,每一位基層工作人員都要重視對以上三個經濟指標的認識與把握,從而正確分析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有效地開展工作,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