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contact.png)
摘 要:所得稅會計是以財務會計理論為基礎,以會計收益和應稅所得之間的差異為核算對象,以提供與決策有用的信息為目標的會計方法和程序。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選擇了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要求企業(yè)從資產負債表出發(fā),通過比較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對于兩者之間的差異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與遞延所得稅負債,并在此基礎上確定每一會計期間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反映內容更全面,方法更科學。
關鍵詞:所得稅會計 計稅基礎 暫時性差異 會計處理
所得稅會計是以財務會計理論為基礎,以會計收益和應稅所得之間的差異為核算對象,以提供與決策有用的信息為目標的會計程序和方法。我國制定的《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以下稱新會計準則)選擇了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反映內容更全面,方法更科學。筆者就所得稅的會計處理程序和方法進行以下的探討。
一、計稅基礎
新會計準則要求企業(yè)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對所得稅進行核算,這種方法的關鍵在于確定資產和負債的計稅基礎。新會計準則要求企業(yè)對在資產負債表日的資產與負債分別根據會計準則與稅法的不同要求進行計價,簡稱會計計價基礎和稅法計價基礎。會計計價基礎即賬面價值,是在賬面上確認的資產或負債的金額;稅法計價基礎即計稅基礎,是企業(yè)根據稅法規(guī)定,為計算應交所得稅所確認的資產或負債的價值,也是申報所得稅時該資產或負債的計稅金額。
(一)資產的計稅基礎
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企業(yè)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顯然,資產的計稅基礎是稅法允許未來抵稅的資產價值,即未來不需要納稅的資產價值,即現在不能稅前列支抵扣的金額,也是現在需要納稅的資產價值。
具體確認資產計稅基礎時,應區(qū)分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二)負債的計稅基礎
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予抵扣的金額。顯然,負債的計稅基礎是稅法規(guī)定未來不可以扣稅的負債價值,也就是未來需要納稅的負債價值,或是現在不需要納稅的負債價值,或現在可以稅前列支抵扣的金額。
二、暫時性差異
暫時性差異是指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在上述資產計稅基礎與負債計稅基礎的確認與分析基礎上,可引申出暫時性差異。
其計算公式為:暫時性差異=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一資產或負債的計稅基礎
暫時性差異具有以下特點:暫時性差異的計算值是一個累計值。由于資產或負債的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是累計的,暫時性差異也是一個累計值。暫時性差異在以后年度資產收回或負債清償時,會產生應稅利潤或可抵扣金額,隨時間推移會逐漸消除,即暫時性差異可以轉回,且轉回數與原發(fā)生數總額相同。
暫時性差異按照其對未來期間應稅金額的影響,分為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和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ㄒ唬┛傻挚蹠簳r性差異的確認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產生可抵扣金額的暫時性差異。這里的可抵扣是指未來可抵扣??傻挚蹠簳r性差異將導致使用或處置資產、償付負債的未來期間減少應納稅所得額。
?。ǘ{稅暫時性差異的確認
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是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導致
產生應稅金額的暫時性差異。應納稅是指未來應納稅。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將導致使用或
處置資產、償付負債的未來期間增加應納稅所得額。
三、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ㄒ唬┥婕暗膸讉€科目(賬戶)及其關系
所得稅會計處理所涉及的幾個主要科目(賬戶)如下:
1、所得稅費用
2、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3、遞延所得稅資產(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稅率,然后結合期初余額計算本期應確認或轉回的數額)
4、遞延所得稅負債(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稅率,然后結合期初余額計算本期應確認或轉回的數額)
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用公式表示為:
當期所得稅費用=當期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當期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期初)
?。ǘ┧枚惖臅嬏幚沓绦蚝头椒?br />
所得稅會計的目的之一是要確定當期應交的所得稅以及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
1、所得稅的會計處理一般程序為:
(1)計算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
?。?)計算資產或負債的計稅基礎;
?。?)比較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來確定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或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計算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或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其中: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稅率=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借方余額
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稅率=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貸方余額
?。?)根據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的期初、期末余額計算出本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數額。
(6)根據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確定當期應交的所得稅以及所得稅費用。
要比較資產或者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的差異,計算暫時性差異;其次,按所得稅會計準則計量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者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具體金額。因此,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不僅核算程序復雜,而且增加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但是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將本期暫時性差異所產生的所得稅影響額遞延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時轉回原來已經確認的暫時性差異對本期所得稅影響額,將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所得稅影響數在財務報告中予以反映,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了有用的經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