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摘要】本文論述了重要性在會計核算與審計中的具體應用,分析了會計重要性與審計重要性的關系,并指出合理應用重要性時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會計重要性 審計重要性 會計信息質量 會計職業(yè)判斷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是對企業(yè)財務報告所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財務報告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對投資者等使用者決策有用應具備的基本特征。重要性是企業(yè)會計準則規(guī)定的會計信息質量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之一,重要性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yè)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審計重要性是隨著審計方法現(xiàn)代化而產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審計概念,它貫穿于現(xiàn)代審計的全過程,是審計工作確定檢查范圍、檢查程度的直接依據(jù)。我國《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10號——審計重要性》對重要性的定義是:重要性是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程度在特定環(huán)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這里的錯報是指會計報表已報但有誤;漏報是指會計報表完全遺漏某事項或金額。現(xiàn)行會計準則給了會計人員很大的職業(yè)判斷空間,這就要求廣大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要把握會計理論的精髓,活學活用,避免形式主義,考慮重要性及成本效益,不斷提升會計核算的水平。在審計工作中運用重要性,有利于把握問題的實質,降低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降低審計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