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岳乱合集目录500伦_在教室里被强h_幸福的一家1—6小说_美女mm131爽爽爽作爱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xù)購物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行政預算管理論文 > 政府會計人員勝任能力的需求與現(xiàn)狀分析

政府會計人員勝任能力的需求與現(xiàn)狀分析

 □潘  俊  蘆  旭

 

隨著政府會計準則制度進入 貫徹實施階段,加強政府會計人 才培養(yǎng)成為推動和實現(xiàn)政府會計 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迫切需求。通過對 政府會計人員的供應和需求進行 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當前政府會計人 員存在著較大的供需矛盾,按用 人需求構建相應的政府會計人員 能力框架已成為必不可少的解決 手段和途徑,因此本文通過問卷 調(diào)查的方式,對當前政府所需要 的會計人員的勝任能力以及對現(xiàn) 有員工的各項能力的滿意度進行 比較分析。
一、政府會計人員現(xiàn)狀
(一)政府會計人員需求數(shù) 量大 當前所發(fā)布的政府會計準則 制度已涉及存貨、固定資產(chǎn)、 無形資產(chǎn)以及公共基礎設施等 多項具體內(nèi)容,對政府會計核 算標準體系做出了詳細的規(guī)定, 同時對現(xiàn)有政府會計人員的職 業(y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政府會計改革涉及范圍廣 泛,當前的政府會計人員無論 是數(shù)量還是能力水平,都已不 能滿足政府會計改革的要求。 《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yè) 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于2019 年1月1日起實施,在施行過程 中面臨著大量新舊制度銜接的 問題,也成為我國當前政府會 計改革的一大挑戰(zhàn)。 (二)政府會計人員需求種 類多 當前,政府會計改革面臨 許多需要去突破和解決的問 題。包括政府會計主體范圍的 標準、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適 用范圍等,亟需結合制度背景 和實際情況深入研究特殊政府 資產(chǎn)會計核算問題,政府PPP會 計問題,政府財務報告編制與 合并問題以及政府成本會計問 題。這些問題不僅對政府會計 人才的數(shù)量提出了要求,也對 高層次應用型政府會計人才培 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政府會計人才勝任能 力差異化 當前,我國僅事業(yè)單位就達 到100多萬家,涉及主體較多, 且都存在較大區(qū)別。不同主體 之間所涉及的各項政府會計知 識、職業(yè)技能等都存在差異, 這導致各項會計主體之間的 人才勝任能力存在著差異。因 此,政府會計改革不僅僅是對 政府會計人才的數(shù)量和質量提 出要求,還要注重不同級次、 不同行業(yè)、不同崗位的會計人 才勝任能力的差異化。這就要 求我們重視政府會計的地位, 構建政府會計人員能力框架, 完善政府會計人才培養(yǎng)機制。
二、政府會計人員培養(yǎng)存 在的問題
(一)政府會計人員自身能 力需求意識淡薄 在政府會計改革進程不斷加 快的今天,政府會計人員應該具 備怎樣的能力應對挑戰(zhàn)?大多數(shù)政府會計人員不能給出明確的回 復。由于自身缺乏對能力問題的 認識,部分會計人員認為經(jīng)驗就 是能力,就是財富,并以此作為 資本,導致自身的能力需求意識 淡薄,政府會計人員也就不會主 動提升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二)政府會計人員能力框 架研究起步較晚 隨著政府會計改革的進展, 我國專家學者近幾年才開始研 究政府會計人員培養(yǎng)機制,時 間較短;且由于我國政府會計 改革還處在發(fā)展階段,其相關 制度并未成熟,這也直接導致 我國政府會計人員培養(yǎng)的理論 不健全,進而影響我國政府會 計人員的培養(yǎng)效果。 關于政府會計人員能力框架 構建的研究,李建發(fā)(2015) 提出了政府會計能力建設的四 個支柱,其中人力資源能力包 括了對于專業(yè)會計師、監(jiān)管及 金融體系參與者的教育、培訓 和提升。王海軍等(2013)提 出要以人才培養(yǎng)為導向構建政 府會計人才能力框架。應唯等 (2016)進一步強調(diào),要健全 政府會計人員能力框架,研究 改進政府會計人員資格評價機 制,使所學、所考和所用緊密 結合。理論研究少,這一定程 度上導致人才培養(yǎng)實踐發(fā)展較 慢,也就制約著我國政府會計 人員的培養(yǎng)。
(三)高校課程設置忽視政 府會計教育 現(xiàn)階段高校會計教育基本 以企業(yè)會計為重點,較少關注 政府會計。在本科及其他會計 課程設置中,對于政府會計相 關課程較少涉及,并且設置的 課時相對較少,課程體系的總 量、課程類型、綜合化程度、 結構的平衡性、設置機動性和 發(fā)展的靈活性都較為缺乏。同 時師資力量的薄弱和后續(xù)培訓 的缺失,造成政府會計授課教 師對本領域知識更新不足、教 學方法也比較陳舊,學生重視 不足、缺乏動力,教材內(nèi)容滯 后,知識結構失衡,知識更新 緩慢,這些政府會計改革過程 中出現(xiàn)的問題亟待改善。 (四)會計資格考試對政府 會計的考核不足 會計資格考試盡管涉及政府 會計相關內(nèi)容,但只涉及政府會 計相關基礎知識,不涉及更具有 深度、更符合實踐前沿的理論知 識,且占比遠遠小于企業(yè)會計, 這使得會計人員普遍不重視甚至 忽視關于政府會計的學習。會計 職稱考試所涉及的政府會計內(nèi)容 未明確體現(xiàn)出實際工作中對初、 中、高級政府會計人員能力要求 的不同,與人才發(fā)展的能力要求 不相匹配。 通過對政府會計人員供給和 需求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當前政
府會計人才存在著較大的供需 矛盾,按用人需求構建相應的 政府會計人員能力框架已成為 必不可少的解決手段和途徑。 因此,本文通過問卷調(diào)查的 方式,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了解 調(diào)查對象以及政府單位整體情 況,對當前政府會計人員能力 的滿足程度進行比較分析。
三、問卷調(diào)查方案設計
(一)調(diào)查對象及調(diào)查內(nèi)容 此次問卷調(diào)查以行政事業(yè) 單位的相關會計人員為主要調(diào) 查對象,揭示我國政府會計人 員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辨析影響政 府會計人員勝任能力的關鍵因 素及單位內(nèi)部相關會計人員能 力的滿足程度,為政府會計人 員能力框架的構建提供現(xiàn)實依 據(jù)。同時,也對我國政府會計 人員的會計工作狀況以及提升 我國政府會計人員能力素養(yǎng)的 途徑進行了初步調(diào)查。 (二)問卷設計 此次問卷調(diào)查立足公共財政 體制下政府會計環(huán)境的變化, 致力于在現(xiàn)實需求的基礎上, 分析我國政府會計人員能力要 素的重要性及滿意度。調(diào)查問 卷的設計參考了發(fā)達國家對政 府會計人員能力的要求以及企 業(yè)對財務會計人員的要求,借 鑒熊焰韌和蘇文兵(2016)的 做法,咨詢了省級財政部門、省級行政事業(yè)單位、三甲醫(yī) 院、高等學校等多家單位的部 門領導和會計人員,了解當前 行政事業(yè)單位會計人員所需要 的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專業(yè) 素養(yǎng)、專業(yè)價值觀。此外還考 察了行政事業(yè)單位會計在知 識、技能、素養(yǎng)和價值觀方面 與企業(yè)會計的區(qū)別。問卷分為 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調(diào)查問卷的主要 內(nèi)容,包含了兩個子部分:第 一個子部分將專業(yè)知識、專業(yè) 技能、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價值觀 等四大要素細化為若干項目, 分析調(diào)查對象對于不同項目的 重視程度,該部分采用5級李 克特量表,對每個指標設置5 個答案:不重要、不太重要、 一般、較為重要、重要;第二 子部分是分析調(diào)查對象對于本 單位會計人員在不同項目表現(xiàn) 的滿意程度,該部分采用5級李 克特量表,對每個指標設置5個 答案:不滿意、不太滿意、一 般、較為滿意、滿意。 第二部分為基本信息收集, 以方便問卷調(diào)查結果回收過程 中的分類匯總和數(shù)據(jù)分析。 第三部分包括判斷調(diào)查對象 對其所在單位財務信息整體滿意 度等做出的評價以及這些調(diào)查對 象認為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提升 政府會計人員的勝任能力。 (三)問卷發(fā)放及樣本構成
為了保證問卷調(diào)查方式的 多樣性和可信度,本文采用問 卷星平臺和直接發(fā)放問卷相結 合的方式進行了問卷發(fā)放。對 于實務界的問卷發(fā)放,問卷總 共收回121份,剔除無效問卷19 份,有效問卷102份,有效回 收率達84%以上;對于學術界 的問卷發(fā)放,問卷總共收回47 份,剔除無效問卷6份,有效回 收問卷41份,有效回收率達到 87.23%。無效問卷的判斷原則 為:有多份問卷來自一個IP地 址,或者出現(xiàn)問卷并未填寫完 整等現(xiàn)象。 對調(diào)查問卷的對象進行分 析,可以得知此次調(diào)查對象 的單位分布較為均勻,行政 機關為17.57%,事業(yè)單位為 72.03%,社會團體為5.7%, 其他類為4.7%,說明問卷調(diào)查 結果具有較高的適用性。碩士 和本科學歷在我國政府會計人 員的學歷中占據(jù)了大多數(shù),博 士、大專及大專以下的政府會 計人員比例不到5%,這揭示了 我國政府會計人員整體學歷結 構,也為本報告后續(xù)政府會計 人員能力框架實施的對策分析 奠定了基礎。在此次問卷調(diào)查 中,中級和高級會計人員占據(jù) 的比例最高,這也較為符合報 告調(diào)查的初衷和我國政府用人 的實際情況,而調(diào)查問卷中, 擁有15年以上工作經(jīng)驗的會計
人員達到了50%的比例。一般 地,工作年限越久,會計人員 對政府會計崗位或者其他單位 的會計崗位會有著較為成熟的 認知,這有利于調(diào)查的展開, 同時也提升了問卷調(diào)查的可信 性。綜上,就調(diào)查對象而言, 可以認為樣本具有代表性,基 本不存在重大代表性偏差,具 有一定的可信度。
四、我國政府會計人員勝 任能力的現(xiàn)狀分析
問卷調(diào)查的總體評價包括單 位人員整體素質評價、會計部 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 和有用性評價四部分。對單位 人員整體素質較為滿意及以上 的評價占比69.6%,表明當前的 培養(yǎng)方針還有改進空間;政府 會計部門提供的信息準確的比 例達81.4%,說明我國政府會計 信息的準確性較好;政府會計 部門提供的信息及時的比例為 58.8%,表明當下我國政府會計 人員提供的信息有一定的滯后 性;政府會計部門提供的信息 有用的比例高達91.9%,表明當 前政府會計披露的信息有用性 較高。由于問卷調(diào)查對象主要 面向政府部門會計從業(yè)人員, 問卷調(diào)查的結果能否反映外部 需求還有待進一步探究。 問卷調(diào)查結果顯示,相對于 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和專業(yè)素養(yǎng),專業(yè)價值觀是所有層級政府 會計人員都重視的因素,滿意度 也較高,但不同層級的政府會計 人員之間能力要素的重要性及滿 意度存在差別。因此,本文從初 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層次對問卷 內(nèi)容進行具體分析。表1展示了 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層次的調(diào) 查統(tǒng)計結果。 (一)對高級政府會計人員 能力勝任要素重視程度和滿意 度的分析 對高級政府會計人員能力的 重要性和滿意度進行描述性統(tǒng) 計后發(fā)現(xiàn),相較于能力重要性
的平均值,滿意度平均值的分 數(shù)偏低,僅有一個平均值在4分 以上的能力要素;且對能力滿 意度的標準差也較大,都在1分 以上。本文比較了高級政府會 計人員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滿意 度的結果,具體得出以下幾點 結論: 第一,對于高級政府會計 人員而言,有關會計、財務的 基礎知識和技能并不是最重要 的,各項管理會計、戰(zhàn)略管理 等知識才是最需引起重視的知 識要素,管理類知識及能力是 高級政府會計人員的核心專業(yè)
知識和能力。 第二,被調(diào)查者對高級政府 會計人員專業(yè)素養(yǎng)的關注僅次于 專業(yè)價值觀。問卷結果表明,決 策分析、制度建設、團隊合作以 及依法執(zhí)政等都是高級政府會計 人員所需的核心專業(yè)素養(yǎng),但是 對于這部分能力滿意度的評價并 不理想,說明當前我國高級政府 會計人員的領導能力和綜合能力 有待加強。 第三,對于高級政府會計 人員來說,會計專業(yè)知識和技 能、會計信息化應用能力的重 要程度得分并不是很高,但滿
表1  政府會計人員滿意度評價和能力重要性的調(diào)查統(tǒng)計結果
初級政府會計人員 中級政府會計人員 高級政府會計人員 滿意度評價 能力重要性 滿意度評價 能力重要性 滿意度評價 能力重要性
項目
平均 值
標準 差
平均 值
標準 差
平均 值
標準 差
平均 值
標準 差
平均 值
標準 差
平均 值
標準 差
專業(yè) 知識
基 礎 性 知 識
稅務知識 3.65 0.911 4 0.968 4 1.08 3.57 0.959 3.18 1.185 3.41 1.417 審計知識 3.71 0.849 4.1 0.722 4.24 0.863 3.92 0.829 3.47 1.281 3.88 1.166 基礎會計知識 4.23 0.692 4.6 0.494 4.68 0.747 4.08 0.759 3.59 1.176 4.41 1.176 管理會計知識 3.96 0.849 4.4 0.676 4.49 0.768 3.73 0.804 3.35 1.169 4.12 1.166 成本會計知識 3.67 0.953 3.9 1.036 3.78 1.134 3.51 0.932 3.18 1.185 3.47 1.007 公共政策和法規(guī) 知識 3.94 0.783 4.4 0.676 4.43 0.959 3.84 0.928 3.65 1.272 4.18 1.074
專 業(yè) 性 知 識
公共管理知識 3.75 0.758 4 0.799 4.22 0.854 3.68 0.884 3.53 1.231 4.06 1.197 財政收支知識 4.08 0.821 4.42 0.679 4.49 0.651 3.89 0.936 3.65 1.320 4.41 1.121 預算管理知識 4.06 0.727 4.6 0.574 4.35 0.919 3.57 0.829 3.65 1.272 4.65 .996 資產(chǎn)管理知識 3.85 0.772 4.46 0.683 4.32 0.852 4.08 0.862 3.65 1.272 4.24 1.091 債務管理知識 4.1 0.781 4 0.765 4 0.943 3.92 0.835 3.41 1.228 3.94 1.197 政府內(nèi)控知識 3.98 0.831 4.27 0.736 4.35 0.789 3.57 0.811 3.53 1.375 4.47 1.068 政府會計知識 3.77 0.815 4.4 0.681 4.35 0.789 3.81 0.875 3.53 1.375 4.18 1.185 信息披露知識 4.31 0.739 4.44 0.531 4.54 0.869 3.89 0.818 3.71 1.359 4.53 1.007
17
初級政府會計人員 中級政府會計人員 高級政府會計人員 滿意度評價 能力重要性 滿意度評價 能力重要性 滿意度評價 能力重要性
專業(yè) 技能
會計核算 4.15 0.668 4.63 0.574 4.41 0.927 4.32 0.895 3.94 1.249 4.24 1.091 戰(zhàn)略管理 3.9 0.917 3.6 1.003 3.97 0.897 4.24 1.013 3.29 1.359 3.88 1.166 內(nèi)部審計 3.96 0.799 3.88 0.798 4.24 0.796 3.59 0.894 3.29 1.359 3.94 1.249 財務分析 4.06 0.767 4.21 0.668 4.35 0.889 3.92 0.833 3.35 1.320 4.35 1.057 內(nèi)部控制 4 0.758 4.35 0.684 4.51 0.731 3.97 0.763 3.53 1.375 4.41 1.064 國有資產(chǎn)管理 4.48 0.743 4.1 0.944 3.62 1.114 4.03 1.043 3.18 1.380 3.41 1.064 決算管理 4.35 0.849 3.79 0.616 4.43 0.899 3.46 0.886 3.47 1.328 4.24 1.200 收支管理 4.27 0.772 4.44 0.583 4.49 1.017 4.22 0.769 3.71 1.404 4.53 1.068 報告編制評估 4.25 0.736 4.52 0.79 4.05 1.053 4.27 0.961 3.29 1.359 4.06 1.029 地方債務管理 4.5 0.729 4.19 0.821 3.59 1.166 3.51 1.006 3.24 1.348 3.59 1.064
專業(yè) 素養(yǎng)
資源整合能力 4.27 0.713 4.08 0.616 4.22 0.917 3.35 0.862 3.53 1.281 4.24 1.091 政策解讀能力 3.67 0.699 4.44 0.501 4.51 0.692 3.92 0.85 3.59 1.417 4.29 0.985 信息化應用能力 3.77 0.66 4.56 0.501 4.14 0.976 4 0.763 3.53 1.328 4.35 0.996 決策分析能力 3.88 0.812 4.44 0.71 4.46 0.767 3.97 0.918 3.41 1.326 4.47 1.068 公文寫作能力 4.08 0.722 4.42 0.724 4.14 1.032 3.86 1.029 3.35 1.272 4.12 1.054 邏輯思維能力 4.35 0.589 4.47 0.476 4.35 1.033 3.68 0.845 3.59 1.372 4.29 1.047 持續(xù)學習能力 3.6 0.714 4.67 0.544 4.41 0.832 4.3 0.829 3.41 1.372 4.41 1.064 制度建設能力 4 0.805 4.24 0.729 4.35 0.889 4.08 0.897 3.59 1.460 4.29 1.105 公共服務能力 4.08 0.743 4.25 0.834 4.03 0.986 3.97 1.071 3.41 1.326 4.12 1.111 依法執(zhí)政能力 4.02 0.727 4.17 0.689 4.14 1.058 3.73 0.862 3.35 1.320 4.24 1.147 團隊合作能力 3.52 0.851 4.31 0.672 4.3 0.812 4.08 0.908 3.47 1.375 4.41 1.004
專業(yè)價值 觀
遵紀守法 4.04 0.618 4.38 0.394 4.7 0.812 3.35 0.728 4.00 1.541 4.76 0.970 公正客觀 4.15 0.601 4.81 0.459 4.59 0.762 4.19 0.889 3.76 1.522 4.65 0.996 服務意識 3.6 0.676 4.71 0.494 4.41 0.686 4.57 0.83 3.65 1.498 4.47 1.068 社會責任 3.65 0.668 4.6 0.57 4.54 0.767 4.35 0.954 3.59 1.372 4.35 1.057 清正廉潔 3.96 0.546 4.63 0.425 4.7 0.618 4.24 0.768 3.82 1.510 4.65 0.996 奉獻精神 3.98 0.765 4.77 0.724 4.43 0.867 4.08 0.909 3.71 1.404 4.59 1.064
(續(xù))表1
意度得分卻較高。之所以出現(xiàn) 這種矛盾,可能是因為長久以 來我國的職稱考試和后續(xù)教育 以及學校的教育一直強調(diào)基礎
性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考評,這 導致了我國高級政府會計人員 該方面的能力較好,并能夠勝 任傳統(tǒng)的會計工作。
(二)對中級政府會計人員 能力勝任要素重視程度和滿意 度的分析 通過對中級政府會計人員能

力的重要性和滿意度進行描述 性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xiàn),財務、會計 等基礎性知識重要程度的平均 值在4分以上,表明中級政府會 計人員的日常工作仍聚焦于基 礎的會計核算與報告。但中級政 府會計人員并不只強調(diào)處理這些 基礎工作,他們處于從主要履行 核算職能向主要履行管理職能的 過渡階段。本文比較了中級政府 會計人員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滿意 度的結果后發(fā)現(xiàn): 第一,對于中級政府會計 人員來說,會計專業(yè)知識和技 能、會計信息化應用能力等與 管理、戰(zhàn)略類知識并重,因為 他們處于核算層和管理層的中 間地帶,既需要領導初級會計 人員的工作,又需有一定的管 理類知識,協(xié)助高級會計人員 進行管理工作。 第二,最不滿意的能力與最 看重的能力是相關的。中級政府 會計人員自身最重視的知識是管 理類知識和技能,但這也是他們 對自己掌握程度最不滿意的知識 和技能,體現(xiàn)了中級政府會計人 員職能轉型的迫切性。 (三)對初級政府會計人員 能力勝任要素重視程度和滿意 度的分析
第一,與中、高級政府會計 人員能力要素相比,平均值的 高低出現(xiàn)了較大差異,會計、 財務及相關基礎知識和技能成 為初級政府會計人員著重需要 具備和掌握的各項管理會計, 特別是戰(zhàn)略管理等知識不是能 力要素的重點。 第二,對于初級政府會計 人員來說,最重要的知識是會 計基礎知識,最重要的能力是 會計核算和分析能力,對于這 兩部分,初級會計人員有著較 好的表現(xiàn)。但是對于政策解讀 以及其他能力的滿意度的評價 不是很理想,說明當前對于我 國初級政府會計人員來說,也 只注重會計基礎知識的學習和 核算技能的培養(yǎng),對于綜合能 力和素養(yǎng),沒有達到足夠的重 視,特別是當前面臨政府會計 新舊制度的交替,對于從事賬 務處理和報告編制的一線工作 人員,政策解讀能力尤為重 要,因此初級政府會計人員需 重視對于該部分能力的培養(yǎng)和 提升。 通過對問卷的調(diào)查分析,我 們已初步認識到政府會計人員 的能力滿意度現(xiàn)狀及實務界和 學術界對各級會計人員的能力
需求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問卷 結果表明,各能力要素對各級 會計人員的重要性存在顯著性 差異,總體而言,對高層次會 計人員各項能力的要求程度比 低層次會計人員高。這一結果 有力地證明了分層次構建我國 政府會計人員能力框架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專業(yè)價值觀已成 為我國政府各級會計人員最基 礎也是最重要的能力;越是高 級的會計人員對專業(yè)技能的要 求越高,對高級和中級會計人 員而言,專業(yè)技能的重要性程 度要大于專業(yè)知識;初級會計 人員主要應具備會計、財務及 相關知識和信息技術等實務操 作所必須的知識。綜上,對政 府會計人員的要求隨著層次的 上升而不斷增多,各能力要素 對各級會計人員的重要性存在 顯著差異。因此,人才的培養(yǎng) 及其計劃的實施需要貫穿于不 同層次、不同階段的教育教學 中,對于政府會計人員能力框 架需分層進行構建。 (作者單位:南京審計大 學,本文為南京審計大學承接 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課題 整理)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