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contact.png)
2月14日,農(nóng)歷正月初八,情人節(jié),上班第二天,我參加了2007年度北京市高級會計師評審答辯,這可能是我一生中相當重要的日子,因此將全過程記錄如下。
高會我是從2007年(那一年我33歲,因為考中級剛好趕上改革,考了兩年)開始準備的,先是計算機應(yīng)用能力考試,一天考了五門,全部通過;然后是綜合類職稱英語B的考試,94分,也算沒白下功夫;接著就是高級會計實務(wù)的考試了,,因為經(jīng)常出差的緣故,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我,效果也不錯,最后的考試成績是64分(后來北京市把分數(shù)線降到55分了,可能是高于60分的人太少了吧?呵呵!),盡管不高,但也不容易了。
通過了一系列考試之后,就是準備論文了。我這人惰性比較強,其實早在年初就有“前輩”提醒我可以先把論文寫了,但我一直拖著,懶得提筆??偸窍胫瑢崉?wù)考試過了再說吧,要不寫了也用不上。好在北京這邊對是否發(fā)表論文沒有硬性要求,我知道別的省份沒有這么寬松,那樣的話真是要早點下手。
拖來拖去,就到了資格評審網(wǎng)上申報時間,注冊了打開一看才知道報名表原來這么復(fù)雜,全部加起來怎么也得有五、六千字,而且其中還包括了論文摘要。這回真有點兒急了,趕緊一邊填表(表中內(nèi)容也要多方查證,一一落實,要不單位的領(lǐng)導(dǎo)和人事、檔案部門怎么會給蓋章呢?)、一邊寫論文。剛好又是去出差(我這個工作,一年得有大半時間在外面跑),印象很深,昆明,正趕上降溫,下著小雨。四星級的酒店空調(diào)居然不制熱,晚上熬夜在網(wǎng)上查資料什么的,披個大厚被子,還是凍得手腳冰涼。不過成果還是出來了,三天(每天大概只睡三、四個小時,白天開會、晚上寫論文),基本完成了論文。
然后就是報送材料。我們單位比較大,兩地辦公,蓋章的環(huán)節(jié)很多,先要寫一個蓋章的申請,主管領(lǐng)導(dǎo)簽字同意,再報到局里,局長簽字,綜合處才會有專人給蓋一個章。第二步是人事章和檔案章,需要局里開封介紹信一類的東西,拿著去人事局的兩個處,找三個不同的人。人事章(騎縫)相對簡單,提前約好到那兒就蓋了;麻煩的是檔案章,需要兩位處長分別蓋章:檔案專用章和綜合處章。好在那天兩位都在,不過對于需要蓋章的每一張表,人家都很細心,每項內(nèi)容都一定要在我的檔案里核實后才給蓋(我覺得他們很敬業(yè),也很嚴謹,這也是職責所在,我理解),整個過程持續(xù)了1個多小時。表上有些地方顯然不符合兩位處長的要求,但又確實來不及改了(因為要先上網(wǎng)修改,再重新打印,回局里蓋章,再回來,至少還得一天),只好陪笑臉、說好話,還親手寫了個保證,內(nèi)容大體是如果評審?fù)ㄟ^一定會將不符合要求內(nèi)容進行修改之類。不過還好,盡管弄到晚上快6點了,總算辦成,親身體驗了一把政府機構(gòu)的辦事效率,真是......不說了,跑題。
到市財政局送申報材料的那一天,下著北京的第一場雪。好在家離得不遠,騎自行車去了。還不到9點,已經(jīng)排了不少人。好久沒排過隊了,穿著厚厚的羽絨服,抱著一大袋子資料,還要點錢(交評審費),手忙腳亂的,順利過關(guān)。其間,我前面有好幾個人被拒絕了,主要是證書不符合要求,還有一位居然沒有論文,也確實該被拒絕。
春節(jié)過后就是答辯的日子,整個節(jié)日期間,沒有時間看一眼論文,過節(jié)比上班更忙,主要是孩子太小,家里又沒有老人保姆什么的給幫忙,時間有限。
2月13日,第一天上班,總算是把論文認認真真地看了一遍。此前,也就是從論文上報的那一天開始,我基本沒怎么翻過,主要是對自己的東西不太滿意,沒信心,確實寫得太倉促了。現(xiàn)在,幾乎每看一遍都是這樣,又發(fā)現(xiàn)了幾處“瑕疵”。其中一處很讓人臉紅,少了一個“不”字,意思全反,這不是一個高級財務(wù)人員所應(yīng)具備的素質(zhì),自責。
2月14日,本想和領(lǐng)導(dǎo)請一天的假,可剛好有個重要會議,一定要參加的,所以也就不便提請假的事,反正答辯也是在下午。
開了整整一個上午的總經(jīng)理辦公會,出來趕緊打電話給上午參加答辯的同事(今年我們單位參加高會評審的人不少,大概有十個,其中有兩人是14日上午)。得到的消息并不好,一位同事說她那一組的老師在時間已到的情況下,又突然補充了兩個關(guān)于新會計準則的專業(yè)問題,還有一位同事說她太緊張了,準備的時候偷偷打電話,被“告誡”了三次,一定影響成績了。
聽了這些,我也開始緊張起來,畢竟,關(guān)于新準則,盡管培訓(xùn)和自學了多遍,但也不可能把每個要點都背下來,那是考CPA了。一般情況下只能是遇到問題查一下,能找到答案而已。如果現(xiàn)場不許看任何資料就要準確地回答出來,心里真的沒底。
我被安排在下午4點,是第二組,單位離得很近,不到五公里的樣子,提前一個小時就到了。接受上午同事的教訓(xùn),帶了N多資料,還把自己的論文看了一遍又一遍。
剛到,看了看張貼的規(guī)則,在一樓大廳還沒坐穩(wěn),工作人員(一個很年輕的小女孩,態(tài)度很好)就過來了,帶我坐電梯上8層。和她聊了幾句才知道,下午有人沒來,所以全提前了。
先進去的是候考室,已經(jīng)有幾個人了,估計是每一組都有一個準備的吧?工作人員給了我一張小紙條,上面有我的編號,還有兩個問題。準備時間是20分鐘,不許打電話或者上網(wǎng)查詢,但可以翻自己帶來的資料。屋里很安靜,透著緊張,不時有人結(jié)束答辯回來,又有新的人進來,除了工作人員叫名字的聲音,基本沒有什么交流(好象不許講話),覺得更緊張了。
我的兩個問題都是和論文有關(guān)的。但只是有關(guān)而已,論文里是絕對找不到答案的。慶幸自己帶的資料比較全,寫論文時的參考資料最有用,我基本都是從網(wǎng)上查的,當時全部整理打印過,腦子里印象比較深。不過當時還是太緊張了,資料又多,時間又短,感覺自己翻資料的時候手都有點兒不聽使了,汗!
其實后來想想,問題真的不難,要答錯也真是不太容易呢。因為我的論文確實下了點功夫,沒有什么大段的抄襲,基本都是自己的語言,從十幾年工作實際來的。根據(jù)資料稍微整理了一下,在紙上寫個幾十個字的小提綱,回答的時候總得有個一、二、三吧?這是最基本的。忽然想起,答辯時候是不允許帶紙條以外的其它東西的,趕緊又把提綱再提煉了一下,用很小的字寫在那張小紙條上。這不是作弊,太緊張的時候平時會的東西也容易忘記,更何況現(xiàn)想的呢?有備無患,十幾個字,在關(guān)鍵的時候可以給自己提示一下。
20分鐘過得很快,一會兒工作人員就來叫名字了。我是當天下午的最后一個,想必老師們也想早點回去過情人節(jié)吧?呵呵!
答辯室不大,但布置得有點“三堂會審”的味道,三位老師(兩男一女,不錯,男性占66.67%,我喜歡男老師,給人感覺比較寬容)并排而坐,桌子上放著不少答辯人員報送的材料,還有筆記本電腦。正對著老師的就是我的“專座”了。一桌一椅,桌子別無他物,只有一個麥,現(xiàn)場全程錄音用的。旁邊還有一張桌子,象法庭上的書記員一樣,那位十分親切的工作人員坐在那里,負責錄音、計時。
我向老師們打了招呼,坐下,剛要開始,一位男老師的電話響,看來是比較重要的事,出去接電話。后來知道,這位打電話的老師正是我的主考老師,我的論文是這位老師負責看的,題目也是這位老師出的。另一位女老師借這個機會去了洗手間,還有一位男老師起來倒水(老師們也挺不容易的,一坐一天,辛苦)。這段時間對我而言顯得有點漫長,如坐針氈的感覺:出去不可能,又不好意思站起來,只能是老老實實地坐著了。
老師們總算是都回來了,開始。那位男老師讓我先用3分鐘時間自我介紹一下,包括工作業(yè)績、獲獎情況什么的。這個不難,盡管沒有準備,但自己的事還是能說清楚,實事求是唄,白描。然后就是回答那兩個問題。事先有了一定準備,再加上已經(jīng)進來這么久,也不那么緊張了,按照自己想好的說吧。后悔自己怎么沒帶個表什么的,工作人員桌上倒是有個小鬧鐘,但我看不見,只知道一響就還有三分鐘了。憑感覺吧!
我這人天生慢性子,說話不快,這一點比較適合這種場合,因為語速太快了,一個是老師可能會聽不清楚,再有就是信息量大,思考時間短。我還有意識地控制一下自己的速度,把每道題都盡量答得圓滿細致些。那位男老師在我回答的時候間或插問一、兩句,我也都用比較簡單的語句一一作答。
20分鐘過得挺快,我應(yīng)該是用了19分半左右的樣子,把兩道題答完了。至于每道題各用時多少,因為沒有帶表,不得而知,估計差不太多吧。那位男老師沒有再問什么,點了點頭,也沒有任何評價;另外兩位老師從頭至尾只是聽著,沒有發(fā)問。答辯結(jié)束。
就這樣,我結(jié)束了我的高會評審答辯,走出考場,陽光明媚,一身輕松!
雖然結(jié)果要到4月底才公布,但我已經(jīng)不太在意了,因為我努力了,我問心無愧!
出來,找地鐵,回家,情人節(jié)快樂!?。?br />
關(guān)于答辯的幾點建議,這是出來以后在車上給另外幾位尚未參加答辯的同事發(fā)的短信,整理了一下:
1、一定要把相關(guān)資料帶全、帶夠,別嫌沉,哪怕是沾點兒邊的也帶上,有備無患;
2、答辯前把論文反復(fù)看N遍,越熟越好;
3、要帶上手機或者手表,掌握時間就是掌握主動,把20分鐘占滿,論文以外的問題就算是最簡單的,在緊張的情緒下也會答錯或答不全,還有可能一個字也答不出來,除非你剛過CPA。
4、要注重儀表,給老師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沒有了,希望大家都能順利過關(guān)!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