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會計報告的編寫要針對不同的受眾,是給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的,還是針對人大代表報告的,還是給社會公眾和媒體看的,要分別采取不同的方式、內(nèi)容及表達形式,這給我國目前的政府會計報告提出了新的要求?!痹谌涨坝趶V州召開的粵港財經(jīng)論壇上,談到我國政府會計報告需改進的幾個方面時,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會計系副教授王彥談道。
政府會計報告是政府會計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是評價政府受托責任的基本依據(jù),也是向政府會計報告使用者傳遞政府財務信息的主要工具,它應滿足各類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在我國,政府受公眾之托履行財政職責,政府會計報告也應考慮到公眾的實際需求。
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明確規(guī)定在保密審查的前提下,“政府機關應該及時、準確地公開政府信息”。當然,這里面也包括和納稅人公共利益緊密相關的政府會計報告中的相關信息。
然而,我國目前政府會計報告和相關財務信息的公開、報告信息的有效性都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一般公眾幾乎看不到政府會計報告,且由于信息披露形式過于專業(yè),即使看到,很多人也看不明白。
“讓更多人看到看懂”
以政府財務信息的公布為例,每年都有人大代表反映政府預決算草案難以看懂,主要就是復雜、充滿專業(yè)術語。曾有人大代表專門提交建議,加強政府財務信息披露的通俗易懂程度。其實,財政預決算關系到未來國家財政資金的分配問題,是十分重要的。對于人大代表和廣大納稅人來說,不但需要看到,更需要看懂,而且要在保密審查的前提下盡量看全。
國內(nèi)一些專家建議,應該盡快制定我國的《政府會計報告條例》。王彥介紹說,我國目前針對企業(yè)有《企業(yè)財務會計報告條例》,針對行政事業(yè)單位有《行政事業(yè)單位會計決算報告制度》,但這些報告條例都不能從政府層面來指導報告政府預算收支情況。特別是目前我國主要由財政部門負責編制政府會計報告,如果要由一個部門來報告整個政府的資產(chǎn)負債情況,就必然涉及其他部門如何進行信息通報和互相之間如何進行溝通的問題,這些都要求我國《政府會計報告條例》盡快制定出臺。
浙江萬里商學院教授貝洪俊也曾針對提升政府會計信息有效性的問題,提出“制定政府會計準則是提高我國政府會計信息有用性的法律保證;適度引入權責發(fā)生制是提高政府會計信息有用性的制度保證;設計科學合理的政府會計報告模式是提高政府會計有用性的基礎”的建議。
“政府會計報告通俗了”
在今年北京市“兩會”期間,參加北京市政協(xié)會議的代表就曾表示,政府會計報告變得通俗多了?!霸詾楹芑逎y懂的報告,可隨便一翻,圖表、例子什么都有,碰上了不懂的詞還有解釋,挺容易讀懂。”
在今年的人代會上,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30個部門2008年部門預算都被北京財政部門編成了書,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事不管大小,都一件件、一項項列在預算中。翻看預算解讀,市民自家門口要修哪條路,會通哪路車,城市管理有哪些新舉,上面都進行了清楚地說明。
同時,針對百姓了解政府財政情況的需求,財政部還在去年編制了《公共財政與百姓生活》一書,圍繞如何支持解決“三農(nóng)”問題、就業(yè)和社會保障問題、“上學難、上學貴”問題、“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住房難、住房貴”,以及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等社會各界十分關心、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了通俗易懂地說明,并盡可能地穿插了圖表和案例以方便讀者閱讀、理解。
國外可借鑒案例
在美國政府會計中,無論是GASB(政府會計準則委員會)還是FASAB(聯(lián)邦會計準則咨詢委員會),在制定準則時都不但重視財務信息的披露,還十分重視政府管理業(yè)績的闡述、分析與報告等這些非財務信息的披露。例如,GASB在關于誰是政府財務報告主要使用者的問題上就將政府內(nèi)部的使用者排除出去,而認為州和地方政府對外財務報告的使用者主要為公眾、議會和其他監(jiān)督機構、債券發(fā)行機構及評級機構三類。
在美國,管理層的闡述與說明就是由政府部門對財務報表進行介紹,為讀者提供通俗易懂的財務信息。例如,如果政府發(fā)行長期債券,則需解釋籌措資金的用途;如果政府的年初預算與后來的修正預算之間存在較大差別,則需要對變動做出解釋。
而在其他一些國家,除涉及國家機密的信息外,書店里都可以拿到政府預算的詳細信息,對每個部門多少預算、為什么會這么多都會有所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