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contact.png)
一、加入WTO對中國金融業(yè)的巨大挑戰(zhàn)
中國龐大的、高速增長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深化不足、長期為政策 保護的中國金融業(yè),對外國金融財團構成了巨大的吸引力,試圖通過 中國加入WTO的良機進入中國金融市場一直是它們重點努力的方向。 美國商務部長戴利稱,中美入世談判最關鍵的問題落在銀行和保險等 金融服務領域中。
1999年4月9日,美國貿易代表處單方面公布了所謂中國迄今為加 入WTO與美國達成的市場開放協(xié)議。這些措施據美國稱將在中國加入 WTO時開始實施。其實這些所謂的協(xié)議實際上只是美國的要價,其中 只有農業(yè)部分完全達成協(xié)議,其他仍未完全達成。美國貿易代表處單 方面公布了所謂中國加入WTO后金融市場開放程度一覽表,我們從中 可以看到美國具體的要價和中國金融業(yè)可能會受到的沖擊程度:
(1)銀行業(yè)
兩國仍繼續(xù)此項目的談判。但中國已經同意,加入WTO后,美資 銀行可立即向外國客戶提供所有外匯業(yè)務。加入WTO一年后,美國的 銀行可向中國客戶提供外匯業(yè)務,中美合資的銀行將立即獲準經營, 外國獨資銀行將在5年內獲準經營,外資銀行在二年內將獲準經營人 民幣業(yè)務,在5年內經營金融零售業(yè)務。
(2)證券業(yè)
目前就證券而言,中國堅持仍然會開放B股市場,但是A股不能開 放。美方則堅持提出開放整個證券市場。對于這個要求,中國仍然堅 持金融部門的開放必須循序漸進,如果不這樣作,就將步遭受危機的 東南亞國家后塵。
(3)保險業(yè)
美方要求中國加入WTO后,人壽保險公司中外資持股比例可高達 50%,加入一年后,提高至51%。非人壽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將獲 準在合資保險公司中持有51%的股份,并可在二年內成立全資的分支 機構。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將成事實,中國也正為開放金融市場做好 準備:
(1)中國主管部門已訂出開放人民幣業(yè)務的時間表。人民幣業(yè)務 開放速度之快可能會超出多數人的預期,在“可見的未來”極有可能 在所有大中城市開放人民幣業(yè)務。
(2)在加入WTO后,中國將首先開放人民幣業(yè)務壽險及產險市場。 至于屬于資本市場的證券業(yè),開放的速度則會相對較慢。3月20日, 中國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馬永偉表示,中國保險市場的開放大局 已定,在不久的將來,會有多家外國保險公司進入中國市場。
(3)外資銀行將在中國加入WTO一年后,獲準為中國客戶提供外匯 業(yè)務,兩年后可為企業(yè)商務活動提供人民幣業(yè)務,而五年后可為中國 個人提供金融服務。中國人民銀行今年將取消外資銀行營業(yè)性分支機 構地域限制,從現在的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23個城市擴大到所 有中心城市,同時正式批準美國花旗銀行深圳分行、日本東京銀行深 圳分行經營人民幣業(yè)務。
(4)證券市場方面,外資渴望進入,但國內證券市場并不成熟, 而且人民幣尚不能自由兌換,直接開放外資進入的可能性不大,近年 來中國證監(jiān)會曾經提出研究組建中外合作投資基金的可能性,我們認 為以基金的形式吸收外資進入,采取組建中外合作基金形式的可能性 極大。
我們從上述分析中已經可以感受到中國加入WTO后,中國金融業(yè) 所面對國際金融一體化的巨大挑戰(zhàn):
(1)中國金融業(yè)長期處于高度的政策壁壘護估之下,對于加入WT O后高度的市場競爭形勢需要有個適應過程。 中國許多銀行業(yè)人士,對于對外開放銀行業(yè)務反應強烈,認為在 五年內徹底開放銀行業(yè),時間是十分急迫的。據世界銀行一位對中國 銀行業(yè)素有研究的專家拉迪指出,大約需要十年,中國銀行業(yè)才能作 好準備,面對國外同業(yè)的競爭,而不致于陷入險境。首先,中國銀行 業(yè)體制的市場化改革仍有待進一步深化,目前,中國四大國有商業(yè)銀 行屬財政部所有,占全國銀行資產的90%以上,深圳發(fā)展銀行是至今 唯一上市的銀行。其次,國內銀行不良貸款在五年內難以清除。國家 計劃將這部分債務以折價或證券化的方式出售,但此過程也許將需花 上數年甚至更長。重建中國脆弱的銀行系統(tǒng),是中國政府允許外國金 融機構完全進入本國市場,而不致引發(fā)國內金融危機的重要先決條件 。
(2)金融業(yè)在我國的行業(yè)對外開放序列中一直處于較后的部分, 對開放后的國際金融競爭環(huán)境也有個適應過程。中國金融業(yè)必須有限 制地向外開放市場,以防止亞洲金融風暴的代價在中國重演。
(3)中國金融業(yè)特別是國有商業(yè)銀行在過去的非市場經營過程中 累積了不少不良貸款,這使我們的金融業(yè)在市場競爭中歷史包袱比較 重。
二、積極應對
(1)展開金融大檢查,摸清金融機構資產負債 中國政府為進一步防范金融風險,以及迎接金融市場開放所面臨 的挑戰(zhàn),已開始展開為期5個月的全國金融大檢查工作,全面摸清金 融機構的資產和債務狀況。工作重點在于檢查金融機構的財務狀況及 其不良資產,以便監(jiān)管機構能摸清全國金融機構債務的真實狀況。此 舉不僅有助于監(jiān)管部門能有效評估金融風險,并可采取適當的應對措 施,逐步消除金融機構龐大的不良資產。
(2)在開放國內市場以前,中國金融主管部門應對銀行進行重組 或增加注資,改進銀行經營管理方針,并建立適當的法治和規(guī)范框架 。過快開放金融業(yè)的風險在于外資實力可能大大超過中國國內金融體 系,我們應該充分吸取亞洲危機的教訓:在金融業(yè)自由化前,必須對 國內金融系統(tǒng)嚴格規(guī)范,商業(yè)銀行必須妥善獲得資本金注入及經營管 理。
(3)轉變觀念,正視國際金融一體化的巨大挑戰(zhàn)。國際金融一體 化是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我們金融業(yè)的對外開放的總方略是不 變的,加入WTO只是使這一課題提早擺到了我們的面前。以往在壟斷 保護的土壤中成長起來的中國金融業(yè)應該正視國際金融一體化的巨大 挑戰(zhàn),要認真審視自己究竟有哪一點足以與真正強大的跨國公司抗衡, 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在何處,揚長補短,積極應對。
作者:廣發(fā)證券 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