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岳乱合集目录500伦_在教室里被强h_幸福的一家1—6小说_美女mm131爽爽爽作爱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xù)購物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學校高校財務管理論文 > 高校國家助學貸款還款違約情況分析

高校國家助學貸款還款違約情況分析

 一、國家助學貸款還款概況
  為幫助貧困學生圓大學夢,1999年國家助學貸款制在北京、上海、重慶等八個城市開始試點。2000年在全國實行。2003年9月,助學貸款進入首批還款高峰期,當時全國借款學生平均違約率超過20%,少數高校違約率甚至高達50%,各地商業(yè)銀行因此悄然停止助學貸款業(yè)務,國家助學貸款走到了十字路口。2004年6月教育部教育部出臺三項新舉措,推動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實施。2004年7月,國務院又轉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若干意見》,全面改進完善國家助學貸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進展?;赝麌抑鷮W貸款走過的十年,仍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據中國人民銀行統(tǒng)計,截止2007年,全國助學貸款的違約率竟高達28.4%。截止2009年廣東省助學貸款違約率6年飆升13倍。在首批進入還息期的高校中,有近一半的違約率觸到了風險補償金的“紅線”,一些高校的違約率甚至超過了50%,個別的高達74%以上。由此可見,高校貸款學生超高的違約率,嚴重影響了商業(yè)銀行對高校的后續(xù)放款,阻礙了國家助學貸款的發(fā)展。
  二、高校學生不履行還款約定的因素分析
  1. 信用體系不健全
  目前,我國的個人征信系統(tǒng)不健全,無法詳實記錄每一個社會公民的信用狀況。而要讓沒有固定收入的學生作為獨立的承擔借款主體,在資格上就讓銀行有顧慮,更何況信用助學貸款突破了銀行原先的個人貸款操作模式,對一向追求穩(wěn)健經營的銀行來說,與其傳統(tǒng)方式大相徑庭。再加上畢業(yè)生就業(yè)以后的流動性很強,很難及時掌握借款人的行蹤。讓不少誠信意識淡薄,甚至惡意欠費的借款學生鉆了空子,增加了商業(yè)銀行貸款風險,也造成貸款違約率的上升。
  2. 監(jiān)管制度不健全
  監(jiān)管制度不健全,無法對違約的個體進行有力的懲罰,即便進行“黑名單”的紕漏,即便有嚴厲的通報制度,沒有相應的懲罰措施和懲罰制度,也很難追究當事人的違約責任。對違約者沒有懲罰措施,或者懲罰力度不大,使得在大學生助學貸款中頻頻出現(xiàn)違約現(xiàn)象。
  3. 貸款制度不完善
  我國的國家助學貸款作為商業(yè)貸款模式,缺乏嚴格的風險控制機制。在2000年以后,國家助學貸款采用的是無擔保的信用貸款,即在校大學生不需要提供擔保人,只需通過所在學校提供貸款介紹人或由借款學生自行提供見證人,就可以以信用方式向銀行申請助學貸款,介紹人和見證人不承擔連帶責任。同時,經辦銀行和經辦人員只要按照國家規(guī)定發(fā)放和管理國家助學貸款,確因貸款人逃貸,并能夠提供追索無效的有關資料,就不再追究經辦銀行和經辦人員的責任。這種以商業(yè)貸款模式操作的信用貸款,因為沒有任何擔保和抵押,所以有一些家庭并不困難的學生騙貸或者是借款人逃債的可能性較大。
  4. 助學貸款立法不完善
  商業(yè)銀行與借款人訂立的借款合同內容在法律上有缺陷或不完善而無法踐約,以及因法律的修訂而使貸款銀行蒙受損失的風險,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尚無針對助學貸款的專門法律法規(guī),銀行現(xiàn)在發(fā)放助學貸款多是按《擔保法》、《貸款通則》等金融法律法規(guī)發(fā)放,而現(xiàn)行金融法規(guī)都是針對生產性貸款制定的,因而對助學貸款不完全適用而形成風險。
  5. 借款學生還款壓力偏重
  第一方面,就業(yè)困難。近年來,就業(yè)壓力越來越大。據統(tǒng)計顯示,2008年全國高校畢業(yè)生532萬人,全國平均就業(yè)率為70%。2009年中國高校畢業(yè)生人數達到610萬人,還有100多萬歷年沒有就業(yè)的大學生,加之金融危機導致部分企業(yè)發(fā)展失利,而求職人數又在不斷增加,就業(yè)壓力空前巨大。大學生就業(yè)難,直接影響到對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的還款,是造成高違約率的主要現(xiàn)實因素。  第二方面,工資偏低 。隨著大學生就業(yè)形勢的日益嚴峻,找到工作的學生在第一年的試用期內工資往往很低。大學專業(yè)教育的市場化程度相對較低,畢業(yè)生很難完全符合市場要求,存在與市場脫鉤的現(xiàn)象,很難期望高薪。大學生就業(yè)后的工資低,在只能甚至不能保證基本生活條件,無力按期還款,這也是造成高違約率的重要因素。
  6. 還款制度不夠人性化
  商業(yè)銀行有比較完善的還款制度,但是在人性化管理和服務方面存在欠缺。調查發(fā)現(xiàn)在逾期不還款的學生中,有部分是由于粗心大意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忘記還貸了”、“在外出差,不方便到指定銀行還款”、“比限定日期晚了兩天”、“還款數字記錯了”之類。也有些學生遺失扣款存折或銀行卡,并且沒有主動補辦,導致無法按時還款。還有就是商業(yè)銀行根據國家政策和實際情況,在不斷的調整利率,一些貸款學生在加息后仍按照原額度還款,造成小額違約。說明大量學生不還貸款的現(xiàn)象,與貸款學生進入還款期后,商業(yè)銀行不能提供便利快捷的還款方式存在很大關系。
  三、應對高違約率的建議
  1. 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征詢與評價體系
  我國國家助學貸款的“瓶頸”是高違約率問題。建立個人信用征詢與評價體系,是解決我國國家助學貸款發(fā)展“瓶頸”問題的有效途徑。建立完善的國家助學貸款個人信用評級體系如:學生自然背景信息、貸款使用監(jiān)督、助學貸款使用情況、學生在校信用記錄等、學生畢業(yè)去向、工資收入情況等信用評價體系。借助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建設的全國個人信息基礎數據庫,將學生的這些信息納入人民銀行擬建的全國個人信用網絡體系。將助學貸款信息與個人征信系統(tǒng)聯(lián)網,加快助學貸款信息歸集,實現(xiàn)信息全國共享,動態(tài)更學生誠信記錄,強化對借款大學生按時還貸的約束。將不良信用行為記錄在案,對個人以后的經濟活動加以限制,如買房、買車、注冊公司以及享受公共福利等,讓其為其惡意違約行為付出代價。
  2. 完善助學貸款的法律法規(guī)
  通過國家立法形式,抓緊制定《國家助學貸款法》和《個人信用管理法》。 明確銀行、借款人和其他相關主體在國家助學貸款中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規(guī)定學校、銀行和用人單位等在個人信用信息資源開發(fā)和使用中的權利與義務以及提供虛假信用資料的法律責任。
  3. 制定人性化的貸款管理制度
  一些學生在當初貸款時,并不清楚幾年后的具體還款方式。銀行與學生的溝通渠道不暢,提供的服務不便捷,是造成部分學生還貸違約的因素之一。商業(yè)銀行能在貸款學生畢業(yè)前,以函件或培訓的方式,詳細告知還款方式,讓每一個借款人熟悉還款流程。或者銀行對助學貸款能提供類似信用卡一樣的服務,讓學生隨時查詢還款時間和還款數額,從多個方面完善貸款管理辦法,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服務水平。一方面可以為想還貸的學生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可以對欠貸學生進行跟蹤,不但做到了人性化服務,更可以大大降低助學貸款違約率。
  4. 設計靈活合理的還款方式和期限
  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yè)壓力,以及大學生就業(yè)后的低工資,在只能甚至不能保證基本生活條件,如何讓借款人按時還款。雖然還款期限從畢業(yè)4年還清延長到了6年,但仍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筆者建議設計盡可能多的還款方式,可包括:(1)標準還款計劃,即每月按一定固定金額還款,最長可達10年;(2)延期還款,即每年至少還一定數額款項,但可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延期,最長達30年,當然利率也應相應提高;(3)按借款人的收入比例進行還款,直至還清貸款;(4)對一些提前還款的學生可以進行適當獎勵。讓借款人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還款方式,減輕學生還貸壓力,提高學生還貸積極性。
  5. 充分發(fā)揮高校協(xié)調作用
  高校是助學貸款供需雙方的中介,同時對學生還承擔教育工作。高校應加強對學生誠信教育,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使其樹立誠信意識,珍惜自己的信用。同時,高校還應充分發(fā)揮橋梁作用,做好國家助學貸款的政策宣傳。最后,高校還應對每名貸款學生做好跟蹤管理,學畢業(yè)去向、工作收入情況做好記錄,為銀行催貸提供便利。保證銀行按時收回貸款本息,控制貸款風險,減少違約率。
  參考文獻:
  [1]劉文娟,田雪平.國家助學貸款困境與對策分析[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2]張文凌等.首例助學貸款險賠付銀保合作能化解助學貸款困境?[N]中國青年報.2007—08—22
  [3]新浪網新聞中心.[N/OL]. http://www.sina.com.cn
  [4][6]唐啟華.“關于重慶市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問題的建議” [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5]閆曉虹.2009年大學生就業(yè)率.中國大學生在線[N/OL]. http://uzone.univs.cn/school_2237.html .2009-10-0815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