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contact.png)
1 平衡計分卡的主要內容
世界上第一篇關于平衡記分卡(BSC)的文章是由哈佛商學院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S. Kaplan)教授和復興全球戰(zhàn)略集團創(chuàng)始人大衛(wèi)·諾頓(David P. Norton)總裁在《哈佛商業(yè)評論》上聯名發(fā)表的,其成果來源主要基于對績效測評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的12家公司進行的長期考察研究。
平衡計分卡起初主要是從公司戰(zhàn)略目標出發(fā),從財務、客戶、內部經營過程、學習與成長4個維度出發(fā),通過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考核方法之間的相互補充“平衡”,來實現績效考核與公司戰(zhàn)略實施的一個過程,是一種新的戰(zhàn)略型績效管理系統和方法。
對于行政事業(yè)單位,雖然其性質與企業(yè)有所不同,但是從管理的視角來看,還是有共通之處的,首先都是圍繞對人力資源的有效進行的管理,其次從公司績效考核的成功中可以借鑒尋找出屬于行政事業(yè)單位績效管理的獨特之處,同時建立其特有的新四維度,包括領導層方面、群眾方面、內部流程方面、創(chuàng)新與學習方面。
?、偈穷I導層方面,主要是領導如何看待我們。在這一方面,領導們主要是關注我們完成事情的效率與滿意度以及平時的為人處事,從而建立起一個基本印象和框架。②就是平衡計分卡的群眾方面,各個單位要根據自己服務的對象及內容來建立符合實際情況的衡量指標。主要是基于辦事效率與辦事程序的復雜程度來建立起來的群眾滿意度,從而創(chuàng)造出很高的好評率。③在內部流程方面上,我們主要是要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協調機制,很多工作的開展都需要內部多個部門的協作,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的得體與效率也是提高績效的一個方面。④創(chuàng)新與學習方面可謂是讓一個機構有源源不斷活力的重要保障,通過學習創(chuàng)新來不斷提高單位的實際能力,投資于員工專業(yè)知識的更新及日常工作的理順,來提高員工滿意度、員工上進心、培訓和技能以及對工作的熱情,發(fā)揮出自己的人生價值。
?。?平衡計分卡在行政事業(yè)單位效能考核中的應用流程
(1) 要明晰組織使命及重要的績效領域。首先是成立專門的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小組, 成員包括市委督察辦、市問責辦及市優(yōu)化辦,來對各項指標的實施情況進行考察,作為考核的依據。各個單位內部也要成立領導小組,制訂實施方案,健全內部考核制度。
?。ǎ玻?分解目標并根據目標設定具體KPI指數。主要是從工作態(tài)度、創(chuàng)造性、工作難易程度、工作效率、調研分析能力、服務大眾的態(tài)度這幾個指數來考量。每月初由考核小組根據本單位會議紀要上分配的各項工作任務和自身工作職能來界定本單位月目標,并細化成各業(yè)務科室的月初工作計劃,然后對照各項實施情況所歸類的指標制定各級平衡計分卡,確定各單位乃至個人的效能指標標準與權重, 制成考核表,并與每個參與考核人員達成共識, 主管領導與相關人員進行溝通后制定該月的工作計劃。
(3) 對績效進行跟蹤修正。收集考核信息,主管領導及績效考核小組根據單位內部設置的個人工作日志、科室工作月報、群眾意見反饋、出勤登記表、相關單位的信息回執(zhí)記錄等做好資料上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時對于突發(fā)情況處理做好登記,作為考核的依據。
?。ǎ矗?每個季度由考核小組根據所搜集的考核依據進行分析匯總,進行相關考評,來確定出各單位的績效情況,進行相關的激勵與懲罰機制。
?。?平衡計分卡的實施意義
目前,行政事業(yè)單位在績效管理上還存在很大的不足,而平衡計分卡作為一種科學的績效管理理論和方法,其推廣將對政府部門績效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動意義。
(1) 平衡計分卡通過對權責發(fā)生制的靈活應用,使各個單位乃至個人能夠首先做到明其責,其次通過自身的認識做到各盡其責,完成自己份內的事,避免了以往的“大鍋飯”現象,同時也凸顯出一份責任感。
?。ǎ玻?引導與推動學習型組織的構建與成長。美國學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煉》(The Fifth Discipline)一書中提出,組織應力求精簡、扁平化、彈性因應、終生學習、不斷自我組織再造,以維持競爭力。現在行政事業(yè)單位管理的重點不應該局限于組織制度的設定、組織程序的嚴格控制上,而是注重如何將組織學習和成長融入到組織戰(zhàn)略之中,創(chuàng)造新的活力與價值,集他人之所長,來補自己的短板,從而獲得更大的提升。
?。ǎ常?重塑組織文化。平衡計分卡的引入,會根據組織提供的實際工作成果、工作業(yè)績以及公眾的滿意度,來界定組織存在的價值、規(guī)模和預算數量,建立新的文化氛圍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