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核算體系;方案;設想
一、概述
隨著企業(yè)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權利高度集中的集權式管理模式存在的管理效率低下等種種弊端不斷顯露,已不能適應企業(yè)發(fā)展的要求,以權利下放為標志的分權式管理模式逐漸走上舞臺。為配合分權式管理的順利實施,劃清部門經濟責任,使責權利相統(tǒng)一,充分調動部門的積極性,實現(xiàn)企業(yè)預算目標,同時加強產品實施過程中的財務控制,全面評價產品效益狀況,必然要求引入內部核算。
二、建立內部核算體系的前提條件
內部核算體系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條件:
?。ㄒ唬﹦澐掷麧欀行暮统杀局行模鞔_各中心責任和義務,使中心享有一定的自主權。
?。ǘ┙炔哭D移價格機制,強化“提供產品和服務獲得收益,使用資源付出代價”的理念。
?。ㄈ┙炔拷灰踪~務處理方法,包括內部核算的范圍、方法、核算的會計科目,使內部核算能夠形成有效記錄。
三、內部核算體系的內容
內部核算體系的內容包括:
(一)中心間產品和勞務價值轉移的核算,包括核算的對象、內容、內部核算流程等。
?。ǘ┖怂憬Y果的運用,包括內部核算數(shù)據與外部核算數(shù)據的關系,可控成本的區(qū)分、產品效益評價等。
四、建立內部核算體系的實施方案
?。ㄒ唬┴熑沃行牡膭澐?br />
根據內部核算需要將企業(yè)各責任單位劃分為利潤中心和成本中心。
利潤中心:各產品中心、各研究中心、技術開發(fā)中心、各生產中心
成本中心:除利潤中心以外的其他責任單位
?。ǘ﹥炔哭D移價格的制定
制定內部轉移價格,使產品和勞務的價值轉移通過內部轉移價格體現(xiàn),應遵循以下原則:
1、能有效確定成本的,以成本加成價格作為內部轉移價格;不能有效確定成本的以協(xié)商價格作為內部轉移價格。以上價格制定時,如有市場價格,則市場價格應為重要參考項。
2、由財務部門統(tǒng)一組織制定內部轉移價格。
3、中心之間互相提供的產品最小計量單位為整件。
?。ㄈ﹥炔亢怂懔鞒?br />
1、收入分配
(1)產品研發(fā)
產品研發(fā)立項后,由市場部門會同計劃、財務部門將產品全壽命周期收入的一定比例分配至產品中心,并以年度節(jié)點為依據,將收入劃分到年度,形成產品年度收入預算,節(jié)點完成,則收入轉移至相應產品中心。
產品中心與研究中心之間有兩種連接形式,其一為強矩陣形式,產品中心直接給付一定的人頭費從研究中心要人,這部分人從事該產品研發(fā)產生的一切費用如材料費、差旅費等均由產品中心買單;其二為弱矩陣形式,產品中心與研究中心談判,以一定的價格從研究中心購買中間產品。后一種形式更有利于形成研究中心的技術平臺和產品中心的產品平臺。
研究中心與生產中心就下達的任務進行協(xié)商,按內部轉移價格(包含料、工、費)從生產中心購買。在這種運行模式下,產品中心對項目的成本負總責,產品設計過程受到重點關注,中間產品的通用性逐漸增強。
?。?)技術開發(fā)
技術開發(fā)由技術開發(fā)中心負責,市場部門會同計劃、財務部門將預算按年分至技術開發(fā)中心(以節(jié)點為依據),該年節(jié)點完成,則收入劃歸技術開發(fā)中心;技術開發(fā)中心與各相關中心協(xié)商,以一定的價格從相關中心處購買成果,涉及生產制造的,按照產品研發(fā)相同的方法由相關中心與生產中心結算。該過程關注的重點不是成本節(jié)約,而是能否按時足額完成成本預算,成本控制明顯弱化。
?。?)產品生產
市場部門簽訂合同,計劃部門下達產品生產任務后,根據已確定的內部轉移價格,從最上游的生產中心開始,將中間產品的價值逐步積累,層層轉移,直至最下游中心。此過程重點關注成本節(jié)約,成本控制明顯強化。
對于上述提到的將收入的一定比例進行分配,確定此比例時,應考慮扣除成本中心的外部成本(不包含已內部轉移的成本)和內部轉移成本,企業(yè)合理的利潤和自籌研發(fā)資金等。
2、成本歸集
企業(yè)目前的核算體系一般能夠歸集各產品發(fā)生的外部成本和不能直接歸屬于產品的間接費用;在實行內部核算后,通過內部轉移價格和內部核算流程歸集內部轉移成本。
3、內部核算流程圖
產品研發(fā)和技術開發(fā)與產品生產由于具有不同的特點,因此收入分配的方式也不同,產品研發(fā)和技術開發(fā)采用“總體負責,業(yè)務分包”的方式,即確定產品所屬的產品線(技術開發(fā)分至技術開發(fā)中心),收入預算下至產品中心(技術開發(fā)中心),各研究中心、產品中心、技術開發(fā)中心之間協(xié)商價格提供中間產品或者進行勞務輸出,各研究中心與生產中心則通過內部轉移價格轉移產品。
產品生產采用“內部轉移,層層附加”的方式,從最上游的生產中心開始,通過內部轉移價格將價值附加到中間產品,同時獲得收入。待最終產品完工時,最下游中心獲得預算收入(按年計算中心績效時,由于成本是即時發(fā)生的,為使收入與成本配比,故收入按完工百分比計算)。
4、內部轉移成本包含的內容
(1)中間產品成本:中間產品價值轉移時,形成了轉出中心的收入,同時形成了轉入中心的內部轉移成本。
?。?)固定資產使用成本:各中心使用儀器、設備等固定資產時按內部轉移價格支付使用費,形成了各中心的內部轉移成本。
?。?)接受服務支付的成本:各中心使用水、電、氣、通信、勞務等服務時應承擔的費用。
5、各中心外部成本和內部轉移成本列表
(四)內部核算中應重點關注的兩個問題
?。ㄒ唬﹥炔哭D移價格。制定合理的內部轉移價格是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問題,不合理的內部轉移價格可能導致某一中心的低效率和浪費轉移到別的中心,不能真實評價中心業(yè)績。故在制定中間產品的內部轉移價格時,應以定額消耗、定額工時為基礎制定,生產過程中出現(xiàn)的定額外的消耗由該生產中心自行承擔,使其無法將歸屬于自身的責任轉嫁別人。制定固定資產使用和提供勞務的內部轉移價格時,應以市場價格、折舊、提供勞務產生的成本為依據,充分考慮雙方的利益。內部轉移價格的制定者為產品(勞務)提供中心,在缺乏外部可比價格的情況下其內部轉移價格的制定要有充分的依據。
?。ǘ﹥炔亢怂懔鞒?。清晰、明確的內部核算流程具備很強的操作性,各中心明確地知道各自中心在流程中的角色和應做的工作,財務部明確的知道每筆內部交易的信息該如何記錄并加以利用,但是,由于內部核算體系是一個全新的體系,流程制定時必然有許多細節(jié)問題未加以認真考慮,如各中心在發(fā)生內部交易時的處理方法,財務部對內部交易的會計處理等等,都需要在內部核算體系的框架下認真細化,框架只是黑暗中前方的一盞明燈,通向明燈的路要我們去不斷的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