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contact.png)
摘 要:本文對匯率風險的定義進行了綜合闡述,總結了外貿企業(yè)對外經營面臨的匯率風險,提出了應對的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匯率風險 對外貿易 對策措施
在人民幣兌美元不斷升值.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大幅增加,以及出口環(huán)境面臨諸多變化的背景下,應采取哪些技術方法規(guī)避匯率風險,成為擺在企業(yè)面前的緊迫課題。
一、匯率風險的定義與特征
1.匯率風險(Foreign Exchange Risk)的定義。
匯率風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匯率風險是指由于匯率.利率變化以及交易者到期違約和外國政府實行外匯管制給外匯交易者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失或經濟收益,包括一切以外幣計價的經濟活動中產生的信用風險.結算風險.國家風險.交易員作弊風險.流動性風險和利率風險。狹義的匯率風險是指在國際經濟貿易.金融活動中,以外幣調價的收付款項.資產與負債因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或獲得意外收益。
2.匯率風險的特征。
匯率風險具有或然性.不確定性和相對性三大特性。匯率風險的或然性是指外匯風險可能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不具有必然性;匯率風險的不確定性是指匯率風險給持有外匯或有外匯需求的經濟實體帶來的可能是損失也可能是盈利,它取決于在匯率變動時經濟實體是債權地位還是債務地位;匯率風險的相對性是指其給一方帶來的是損失,給另一方帶來的必然是盈利。
3.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
影響匯率波動的最基本因素主要有四種:一是國際收支及外匯儲備。所謂國際收支就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收入總額與付給其它國家的貨幣支出總額的對比。如果貨幣收人總額大于支出總額,便會出現(xiàn)國際收支順差,反之,則是國際收支逆差。發(fā)生國際收支順差,會使該國貨幣對外匯率上升,反之,該國貨幣匯率下跌。二是利率。利率水平直接對國際間的資本流動產生影響,高利率國家發(fā)生資本流入,低利率國家則發(fā)生資本外流,資本流動會造成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從而對外匯匯率的波動產生影響。三是通貨膨脹。一般而言,通貨膨脹會導致本國貨幣匯率下跌,通貨膨脹的緩解會使匯率上浮。四是政治局勢。包括政治沖突.軍事沖突.選舉和政權更迭等,都會對外匯市場產生影響。
二、企業(yè)對外經營面臨的匯率風險
1.會計風險。又稱折算風險或轉換風險,主要指企業(yè)在進行會計處理或進行外幣業(yè)務決算時,對必須轉換成本幣的外幣計價項目進行評估時所產生的風險。它可以分為兩種表現(xiàn)形式:一是當年末對某項資產進行貨幣轉換時,由于匯率變動,該項資產的價值隨外幣的變化而出現(xiàn)波動,企業(yè)填寫資產負債表項目就可能引起盈利或虧損。二是年度內貨幣匯率的變動將對公司整體的利潤產生不利影響。
2.交易風險。又稱經營風險,指意料之外的匯率變動通過影響企業(yè)的生產銷售數量.價格.成本,引起企業(yè)未來一定期間收益或現(xiàn)金流量減少的一種潛在損失。在進口貿易中,如果在支付(收進)外幣貨款時,外匯匯率較合同簽訂時上漲(下跌)了,進(出)口商就會付出(收進)更多(更少)的本國貨幣或者其他外幣。在資本輸出(入)中,如果在外幣債權債務清償時外匯匯率下跌(上漲),債權(務)人就只能收回(付出)相對更少(多)的本幣或其他外幣。外匯銀行在中介性外匯買賣中,持有外匯頭寸的多(空)頭,多(空)頭貨幣匯率下跌(上漲)了,外匯銀行就要蒙受損失。
3.經濟風險。又稱經營風險,是指由于外匯匯率發(fā)生波動通過影響企業(yè)的生產銷售數量.價格.成本,而引起企業(yè)未來收益減少的一種潛在的風險。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匯率變動對該企業(yè)產品的數量.價格.成本的影響程度。潛在的經濟風險直接關系到企業(yè)在海外的經營效果或銀行在國外的投資效益。經濟風險不僅對涉外企業(yè)造成影響,對只做國內交易的企業(yè)也有影響。
三、降低匯率風險的建議措施
要應對以上風險,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經營效益和企業(yè)競爭力以規(guī)避匯率風險。企業(yè)在與外方進行貿易談判和磋商時,可以力爭以本位幣計價,或者出口選硬幣計價,進口選軟幣計價,在合同條款中保留價格調整保值條款和“活價”保值條款等措施來防范匯率風險。但是這些措施的運用有一定的必要前提條件,就是企業(yè)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要有競爭力,企業(yè)在談判和磋商時要有充分的“話語權”。這就要求企業(yè)苦練內功,采取各種合理化措施,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從而達到降低產品價格,提高產品競爭力的目的。
2.做好匯率風險預測管理以規(guī)避匯率風險。 企業(yè)應當在分析相關風險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基礎上,結合風險承受度,權衡風險與收益,確定風險應對策略。應合理分析和掌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關鍵崗位員工的風險偏好,采取適當的控制措施,避免帶來重大損失。要積極地預測匯率走勢,運用各種金融工具,以達到既避免外匯風險造成的損失,又在預測正確下獲得風險報酬。
3.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預評估機制以規(guī)避匯率風險。行之有效的匯率風險預警體系,應當由預警和信息處理部門.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以及具有專業(yè)知識的專業(yè)人才組成。其中,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是匯率風險預警體系的核心,應當包括:匯率變動率.融資費率.匯兌損益占利潤比(含同業(yè)指標).金融衍生品的遠期匯率水平等,當指標超過公司警戒線時,就應及時采取措施規(guī)避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
4.加強對外貿易合同的研究以規(guī)避匯率風險。一要選擇好合同貨幣。爭取使用本國貨幣作為合同貨幣。二要加列貨幣保值條款。也就是選擇某種與合同貨幣不一致的.價值穩(wěn)定的貨幣,在結算或清償時,按所選貨幣表示的金額以合同貨幣來完成收付。此外,要考慮鎖定匯率等辦法。三要選擇好結算方式。此外,提前或推遲對交易賬款的收付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避匯率風險的。
5.要妥善運用金融工具以規(guī)避匯率風險。目前常見的匯率避險工具及操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遠期結售匯業(yè)務.外匯掉期業(yè)務.利率互換.債務置換.出售外幣資產等。使用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幫助客戶規(guī)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