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摘要】全球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仍處于震蕩階段。此時我國引入了股指期貨。研究股指期貨業(yè)務,全面加強風險防范,就成為亟須解決的重大現(xiàn)實和理論問題。本文在分析后危機時代我國股指期貨的審計風險來源、成因等基礎上提出了降低審計風險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衍生金融工具 股指期貨 審計風險 防范
在全球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仍處于震蕩階段的背景下,2010年3月我國推出了一種衍生金融工具——股指期貨,如何吸取國際市場運用股指期貨的經驗教訓,有效防范種種風險,就成為維護我國金融市場持續(xù)穩(wěn)定的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課題。
一、股指期貨的審計風險及成因
1. 股指期貨的審計風險。
?。?)重大錯報風險。其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①確認面臨的重大錯報風險。股指期貨的初始、持有和終止確認在認定上雖然有一些理論上的指導,但是由于需要會計人員大量的主觀判斷,因此實際操作起來比較困難,而且由于現(xiàn)行衍生金融會計相關理論尚不完善,因而在實際操作時使企業(yè)面臨會計要素確認的風險。②計量面臨的重大錯報風險。股指期貨是以公允價值進行計量的,然而,報表中公允價值計量的信息,由于公布時間和報告期間之間的時間差,可能對外部報表使用者的正確決策造成重大影響。③披露面臨的重大錯報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