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摘要】 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不足問題已經成為阻礙我國農村持續(xù)發(fā)展的“瓶頸”。本文基于已達成的研究共識,從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量和供給的質以及如何改進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效率三方面對現(xiàn)有文獻加以梳理。
【關鍵詞】 農村公共產品 供給機制
自20世紀90年代起,國內學者紛紛認識到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不足問題,而且也看到了這一問題已成為阻礙我國農村持續(xù)發(fā)展的“瓶頸”,并從不同角度對農村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這一課題進行了研究。
目前,理論界對于農村公共產品的界定已經形成了共識,認為農村公共產品是公共產品的組成部分,它具有公共產品的一般特性,即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但它又是一類特殊的公共產品,僅指與農業(yè)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那些公共產品。因此,農村公共產品有其自身的特點,如政策性、地域性、多樣性和層次性等。對于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總量不足、結構失調、效率低下的事實也都一致認同。本文基于以上共識,著力從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量、質以及如何改進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效率三方面對現(xiàn)有文獻加以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