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近年來,在省市財政部門的指導下,華容縣財政、審計聯(lián)動形成合力,全面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做實評價結果應用,扎實開展“績效管理提升年”行動,華容縣財政局多次被省市財政部門評為績效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一、華容縣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一)聚焦制度建設,做全績效管理流程。為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提高公共服務質量,華容縣出臺了《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縣財政局、縣審計局出臺了《關于財政審計聯(lián)動推進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方案》;同時,圍繞績效管理工作環(huán)節(jié),華容縣財政局出臺了縣級事前績效評估管理辦法、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辦法、縣級績效監(jiān)控管理辦法、縣級預算支出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管理辦法、縣級財政預算績效評價操作指南等文件??h財政局指導督促縣直部門和鄉(xiāng)鎮(zhèn)協(xié)同完善預算績效管理相關工作機制,讓政府和部門績效“有章可循”。
(二)聚焦源頭管控,做細事前績效評估。按照事前績效評估管理辦法,建立事前績效評估機制,明確部門新增重大項目和政府投資項目、新出臺或修訂財政支出政策,均需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實現(xiàn)新增重大項目和政策事前績效評估全覆蓋。2023年,縣財政對申報第二批次專項債的16個項目進行了事前績效評估。
(三)聚焦預算安排,做強預算成本核算。對各預算部門(單位)開展全成本預算績效核算,實現(xiàn)預算績效管理提質增效。2023年,進一步完善了財政資金審批流程操作指南,改進了績效評價審核表。1至11月共收到部門單位財政資金報告787筆。由對口業(yè)務股室審核必要性、可行性、合法性,出具初步意見,集中審核簽署意見后,報縣領導審批,再按相關流程撥付資金。
(四)聚焦目標導向,做優(yōu)預算績效目標。鄉(xiāng)鎮(zhèn)和縣直部門在預算一體化系統(tǒng)申報編制部門整體、政策和項目績效目標,實現(xiàn)績效目標全覆蓋。華容縣財政局按照“績效目標審核未通過不得安排預算”的要求,對績效目標全面編審,壓實績效責任。2023年審核通過了150個一二級部門單位整體支出及229個項目支出績效目標。讓規(guī)范編制績效目標成為財政配置資源的“硬門檻”,確保每個項目都有績效目標,每筆財政資金都明確“使命任務”。
(五)聚焦過程管理,做嚴績效運行監(jiān)控。制定了預算績效監(jiān)控管理辦法,采用“日常過程監(jiān)控(自行監(jiān)控)”和“財審集中監(jiān)控(重點監(jiān)控)”相結合方式,從績效目標實現(xiàn)程度和預算執(zhí)行進度兩方面,對所有預算資金實行“雙監(jiān)控”。針對績效運行可能存在進度偏差及管理薄弱的資金項目,分類分線擇選部分支出項目開展財政重點監(jiān)控,做到了“財政資金撥付到哪里,監(jiān)控管理就跟蹤到哪里”。2023年,對縣本級年度績效目標批復的部門整體支出和50萬元以上的專項支出,進行了績效目標運行跟蹤監(jiān)控。
(六)聚焦擴圍提質,做深績效評價拓展。采用“預算部門自評”與“財審重點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開展績效評價,部門績效自評實現(xiàn)項目和整體支出全覆蓋,財審聯(lián)動對預算部門擇選項目實施重點評價。2023年,縣本級組織預算單位對2022年實施的76個項目支出(不含因項目取消收回全部預算資金的項目)和183個部門單位整體支出(不含整體涉密部門)開展了單位自評,做到應評盡評,主動公開。同時,組織財審聯(lián)動,對所有自評報告質量進行評價。2023年對縣交通局等8個部門整體支出、縣衛(wèi)健局等3個專項支出,共計11家單位給予表彰通報。為落實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對績效評價為“優(yōu)”的項目,在資金安排方面予以傾斜,用嚴格的獎懲激勵措施推進績效管理全面提升。
(七)聚焦整改提升,做實事后評價機制。落實績效結果反饋機制和問題整改責任制,切實將財審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政策調整、改進管理實質性掛鉤,形成反饋、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環(huán)。以績效評價結果為導向,建立評價結果反饋整改、報告、預算動態(tài)調整、結果公開、約談整改督導銷號等機制,及時反饋績效評價結果,嚴把責任單位整改落實關。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預算績效管理意識有待加強。個別預算部門認為“財政資金只要合理合規(guī)使用就行,資金有無效益與己無關”。少數(shù)預算部門單位對預算績效管理認識不到位,“重安排、輕監(jiān)督;重爭取,輕管理;重使用,輕績效”的陳舊思想觀念未轉變,“重產出”“重結果”的績效管理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二)績效目標指標衡量應用不夠。項目申報部門與單位承擔績效目標指標應設置主體責任,但受單位重視程度、專業(yè)水平影響,所填列的績效指標較為寬泛粗略,導致績效目標指標設置不盡合理,含義過空,后續(xù)績效評價難以衡量應用。
(三)績效評價深度不足,評價結果沒有得到全面應用。一是各部門單位績效自評報告質量不高。部分單位績效自評報告多局限于描述項目實施狀況,對問題避重就輕,同時,各項目的自評打分標準不一,評價結果不可比,導致部門單位內部沒有針對問題查找原因并將結果應用到單位財務管理、業(yè)務管理中去。二是落實問責不到位。主要是與年度預算安排掛鉤、通報和約談等問責標準暫未細化,追責力度不大。
(四)績效管理人員業(yè)務能力有待提升。一是預算績效管理對縣級預算單位來說還是一項新生事物,起步時間短,基礎薄弱。目前,單位內部績效工作力量薄弱,多以財務人員牽頭開展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工作不僅需要財務知識,同時需要對本單位的各項業(yè)務開展及項目實施有比較深入全面的了解,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二是縣級相關人員績效管理專業(yè)知識缺乏,財政部門從事預算績效管理人員專業(yè)素質有待提升,縣級中介機構及專家人才匱乏等。
三、有關建議
華容縣應進一步牢固樹立“大績效”理念,繼續(xù)推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擴圍升級、提質增效,更好的發(fā)揮績效管理“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
一是以更強力度深化機制。建議推動預算績效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審計和巡察關注內容、干部選拔任用和公務員考核重要參考,持續(xù)強化激勵約束導向,完善人大、紀委監(jiān)委、組織、審計、財政等聯(lián)動工作機制。
二是以更實舉措夯實基礎。建議進一步加強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建設,形成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進一步優(yōu)化隊伍建設,多形式開展績效評價培訓,提高預算績效管理的執(zhí)行水平。加強與第三方評價機構的溝通銜接,充分發(fā)揮好外部評價主體的作用,提高績效評價工作質量。
三是以更高標準嚴格審批。持續(xù)完善資金審批流程,將績效評估作為申請預算的必備要件,實行“無評估無預算”。特別是,嚴格按照上級工作要求,將績效管理關口進一步前移,實行重大政策、項目事前績效評估,對政策出臺和項目立項必要性、投入經濟性、方案科學性、籌資可行性等進行論證,評估結果作為政策出臺實施、項目設立入庫及預算安排等重要參考依據(jù),防止“拍腦袋決策”,避免財政事后“被動買單”。
四是以更嚴要求硬化監(jiān)控。采用“部門自行監(jiān)控”和“財審重點監(jiān)控”相結合的方式,繼續(xù)實行“預算執(zhí)行進度”和“績效目標實現(xiàn)程度”雙監(jiān)控,對績效運行進度滯后、目標偏差及管理薄弱的資金項目,分類分線擇選支出項目開展財政重點監(jiān)控,并根據(jù)績效監(jiān)控信息,定期印發(fā)通報、反饋整改情況,開展責任約談,確保財政資金撥付到哪里,監(jiān)控管理就跟蹤到哪里。
五是以更優(yōu)制度強化應用。建立健全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調整掛鉤制度機制,充分運用問題整改銷號、績效自評、抽評及再評價結果,將整體支出績效、政策和項目績效與部門綜合預算安排掛鉤,形成反饋績效、應用績效、提升績效的良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