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岳乱合集目录500伦_在教室里被强h_幸福的一家1—6小说_美女mm131爽爽爽作爱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jié)算>>  繼續(xù)購物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學校高校財務管理論文 > 高校教師薪酬收入稅務籌劃淺析

高校教師薪酬收入稅務籌劃淺析

 稅務籌劃應考慮個人所得稅的分類計征、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并用、費用扣除的辦法,用應稅所得的收入減去允許扣除的費用為個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的稅率,既為個人的應交所得稅。下面以教師為例,結(jié)合高校實際,介紹以下幾種方法。
  一、收入隱性化
  減少收入就是減輕稅賦,超額越高適用的稅率越高,超額越低適用的稅率越低。使收入趨于隱形的一個常用的方法是薪酬轉(zhuǎn)化成福利。比如,學院提供的福利待遇措施是為高??蒲腥藛T提供進修培訓的機會, 更新知識是高校教師人人面對的問題,在教師名義工資不增加的情況下,學院支出也不增加,學院每年提供一定數(shù)額的培訓費用,通過報銷進修培訓費用,則有利于教師知識的更新,也可降低教師的名義收入,降低其稅收負擔。學院還可通過提供上下班的班車、免費誤餐卡,提供家具、辦公用的電腦設備、為職工子女交納教育基金、提供獎學金、由學院簽約提供水、電、天然氣供教師使用等薪酬福利化措施。
  案例1:某高校引進專業(yè)建設急需的技術人才小高,與學院協(xié)議約定月薪6000元,由于租兩居室套房每月需支付2000元房租,則小高的應納所得稅額為,(6000-2000)×15%-125=475(元)。如該校為小高提供免費住房,將應付工資下降到4000元,由于小高個人應稅所得的降低,其應付個人所得稅也降低,而學校的支出則不變。若小高收入為4000元,則其應納稅額為(4000-2000)×15%-125=175(元)。經(jīng)此籌劃,小高可以節(jié)省個人所得稅475-175=300元。
  二、均衡月間收入
  由于工薪所得適用九級超額累進,應稅所得在各月分布越均衡,越有利個人節(jié)稅,通過均衡各月收入水平,降低適用稅率的檔次,以達到節(jié)稅的目的。高校教師一般正常上課期間有課時津貼,課時津貼多在寒暑假放假時集中發(fā)放,年度中各月收入不均衡,造成各月稅負不均,還有些院校采用年終一次發(fā)放全年課時津貼辦法,如能均衡月間收入也可以大大節(jié)稅。
  案例2:假如小高月薪10000元,第一季度獎金30000元,有兩種節(jié)稅方案可供選擇:方案一,季度獎隨下月一次發(fā)放,方案二,季度獎在下季度各月均攤。
  若采用方案一,季度獎隨下月一次發(fā)放,則
  4月應納稅所得額為(10000+30000)-2000=38000元
  應交個人所得稅為38000×25%-1375=8125元
  5、6月應交個人所得稅(10000-2000)×20%-375=1225元
  合計4、5、6三月共交稅金額為8125+1225+1225=10575元
  若采用方案二,季度獎在下季度各月均攤,則4、5、6每月發(fā)獎金10000元。
  則每月應納稅所得額為(10000+10000)-2000=18000,應交個人所得稅為18000×20%-375=3225元
  合計4、5、6三月共交個人所得稅金額為3225×3=9675元。
  很顯然,通過計算比較可知:小高的季度獎通過平均到下一季度各月比一次發(fā)放可以節(jié)稅為:10575-9675=900元。
  三、避免一次性發(fā)放年終獎
  對于年終獎的發(fā)放,國家專門發(fā)布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diào)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2005]9號規(guī)定,先將雇員當月內(nèi)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月的工資薪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shù)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如當月工資低于2000,因用年終獎金額扣除兩者的差額后計算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 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一速算扣除數(shù)。
  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額,適用公式為: 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一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一速算扣除數(shù)
  雖有上述規(guī)定的計算辦法,但由于年終獎屬于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仍然可使用九級超額累進,那么,如何合理籌劃年終獎的個人所得稅交納呢?以下舉例說明。
  案例3:假如小高2009年12月份工資2000元,取得年終獎金6000元,計算其應納個人所得稅。
  分析:工資收入2000,免征個人所得稅。獎金收入稅額的計算為:確定適用5%的稅率,應納稅額為:6000×5%=300(元);稅后所得為:6000-300=5700(元)。
  若上例取得的年終獎金為6300元,其它條件相同。計算應納個人所得稅。
  分析:工資收入2000元,免征個人所得稅。獎金收入稅金的計算為:因月收入為:6300÷12=525(元),適用10%的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為25;應納稅額為:6300×10%-25=605(元);稅后所得為:6300-605=5695 (元)。
  通過以上計算可知:雖然小高收入只增長了300元,但稅后所得卻下降5元。稅負由300元上漲到605元,收入的增長遠低于稅負的增長。這樣,對于超額的臨界部分,應注意計算超額超率臨界點,避免適用高一級稅率,出現(xiàn)實際稅后收入慢于稅負增長的情況,避免加重納稅人的稅收負擔。表1是測得的年終獎增長慢于稅負增長的區(qū)間,可供參考計算。
  四、納稅項目靈活使用
  依據(jù)稅法規(guī)定,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特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征收。那么對于偶爾有稿酬,對外提供技術服務的學院科研人員,如何籌劃應稅所得?
  工資、薪金所得與勞務報酬所得之間進行納稅籌劃時,到底在多高的收入水平上,工資、薪金所得轉(zhuǎn)換為勞務報酬所得是合適的呢?
  一般而言,勞務報酬的起點稅率是20%,當工資、薪金所得的稅率低于20%時,工資、薪金所得的稅負要低于勞務報酬的稅負;而當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稅率均為20%時,就需要計算一下兩者的收入水平,求出無差別平衡點,對臨界點的超額部分,盡量費用化。
  一是勞務報酬好于工薪所得。
  案例4:劉教授從事工程項目設計研究,為某企業(yè)設計一項目取得設計收入52000元。
  方案一:按工薪所得:有穩(wěn)定的雇傭關系――按工資稅目納稅
  應納稅額=(52000-2000)×30%-3375=11625(元)
  方案二:按勞務報酬:不存在雇傭關系――按勞務報酬稅目納稅
  應納稅額52000×(1-20%)×30%-2000=10480(元)
  經(jīng)計算可知: 若劉教授按臨時接受設計任務,和企業(yè)不存在穩(wěn)定的雇傭合同關系,則可達到節(jié)稅目的。
  二是工薪所得好于勞務報酬。由于近些年,高校擴招,急需任課教師,而事業(yè)單位進人必須參加事業(yè)單位招考,手續(xù)多,進人慢,為此,高校每年使用大量的代課教師,對于這部分代課教師,該如何籌劃其工資報酬呢?
  案例5:王女士在某高校兼職代課,收入為每月2 500元,降低稅負,籌劃如下:
  方案一:如果王女士與該高校沒有固定的雇傭關系,則按照稅法規(guī)定,其收入應按勞務報酬所得征稅。
  其應納稅額為:(2 500-800)×20%=340(元)
  方案二:如果王女士與該高校簽定合同制的雇傭關系,來源于該高校的代課收入則可作為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其應納稅額為:(2 500-2000)×10%-25=25(元)
  因此,王女士如與該高校簽訂長期代課聘用合同,則每月可節(jié)稅315元(即340-25)。
  五、對多項勞務報酬分項計算
  如果一人在同一個月內(nèi)取得幾項不同的勞務報酬,是將幾項合并納稅,還是分別減除費用?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才能更節(jié)稅。
  案例6:某教授某月利用空閑時間給幾家公司提供了短時勞務,同時取得幾項收入:設計一張圖紙收入2萬元;翻譯收入1.5萬元;技術服務收入3萬元。
  分析:合并加總應稅所得額=(20000+15000+30000)×(1-20%)×20%=52000 (元)
  應納稅總額=52000×40%-7000=13800(元)
  若分項計算納稅:
  設計稅=20000(1-20%)×20%=3200(元);
  翻譯稅=15000×(1-20%)×20%=2400(元)
  技術服務稅=30000×(1-20%)×30%-2000=5200(元)
  總共應交個人所得稅=3200+2400+5200= 10800??梢钥闯觯猪椨嬎憧梢陨俳粋€人所得稅3000元。
  六、年終重獎單獨籌劃
  學院為了提高學校的教學科研水平,對于教師獲得+2400國家教學獎、省級的特色專業(yè)、精品課程、一般給以重獎。對于這部分獎金收入,如何籌劃。
  案例7:假如會計專業(yè)教學團隊在省級教學質(zhì)量工程項目獲獎,學院獎勵團隊帶頭人40萬,對這40萬元獎金如何籌劃使稅負最低?
  假如當成一個月工資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則應納個人所得稅額為:400000×45%-15375=164625(元)
  如果這40萬元獎金當成年終一次性獎金計算個人所得稅,則應納個人所得稅額為:400000×25%-1375=98625(元)
  可以看出,由于改變了重獎的計稅方式,可為該教學團隊節(jié)省稅負66000元,大大激發(fā)教學人員從事科研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