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岳乱合集目录500伦_在教室里被强h_幸福的一家1—6小说_美女mm131爽爽爽作爱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xù)購物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穩(wěn)定幣值會計開創(chuàng)者:亨利.惠特科姆.斯威尼

穩(wěn)定幣值會計開創(chuàng)者:亨利.惠特科姆.斯威尼

 一、個人生平簡介
  斯威尼出生于1898年7月30日。1924年~1925年間,曾任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商務行政學院的會計助理教授。
  1924年5月25日,斯威尼通過了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的綜合口語測試,決定開始準備博士論文的選題。經過12年的努力,在凱斯特教授的指導下,終于完成了題為《穩(wěn)定會計》的博士論文并正式出版,并據此申請獲得了博士學位。
  《穩(wěn)定會計》正式出版并獲得博士學位后,斯威尼將精力轉向實現(xiàn)一個很久的夢想上去,即去當一名律師。于是在1936年秋,進入了華盛頓的喬治敦大學法學院(Georgetown University Law Center)學習,并于1940年7月獲得了法律學士學位,當月還通過了哥倫比亞地區(qū)的律師資格證考試。工作之余,他除被聘為《喬治敦法律雜志》(Georgetown Law Journal)做編輯外,并開始編寫個人所得稅法(當時似乎很少有人寫有關穩(wěn)定會計學的書或為什么一美元不總是代表它實際的價格),還繼續(xù)演說他的穩(wěn)定會計學。
  1939年的夏天,斯威尼擔當了華府海軍和約上訴理事會的首席會計師。不久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在歐洲爆發(fā),戰(zhàn)爭似乎也正在慢慢地逐漸在美國浮出水面并準備著爆發(fā)。新的職位職權廣泛,正好有大堆尖銳的有關于海軍擴軍的爭論,以致他也不得不在各種各樣的聯(lián)邦合約中周旋。在1940年和1941年,斯威尼雇傭和培訓了大部分身為海軍軍人的“賬目核查”職員,他們審計了個人花銷記錄以保證戰(zhàn)爭并和海軍部簽訂合約,這些審計結論直接決定了政府用于補給的費用、減少了政府建房支出等。1942年初,斯威尼被指派監(jiān)督所有的審計工作,他跑遍了全美勸告契約人和監(jiān)督它們的操作者,評估契約者為額外補償的要求,闡述合約終止的條款,以及在新的法律改革提出和發(fā)展方面發(fā)揮了相應的作用。
  斯威尼于1967年3月1日逝世,終年69歲。
  二、理論與實務的主要貢獻
  1927年~1935年間,斯威尼將自己的階段研究成果,先后在《哈佛商業(yè)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會計評論》(the Accounting Review)和《會計雜志》(Journal of Accountancy)上發(fā)表了十多篇論文,其中主要有:““德國通貨膨脹會計”(German Inflation Accounting,1927)、“通貨膨脹對德國會計的影響”(Effects of Inflation on German Accounting,1927)、“資本的維持”(Maintenance of Capital,1930)、“穩(wěn)定性的減值”(Stabilized Depreciation,1931)、“穩(wěn)定性的升值”(Stabilized Appreciation,1932)、“資本”(Capital,1933)、“收益”(Income,1933)、“通貨膨脹如何影響資產負債表”(How Inflation Affects Balance Sheets,1934)、指數估價的概算”(Approximation of Appraisal Values by Index Numbers,1934)和“穩(wěn)定會計的技術”(The Technique of Stabilized accounting,1935)。
  三、《穩(wěn)定會計》(1936)簡析
  其一,《穩(wěn)定會計》的形成。斯威尼的博士論文――《穩(wěn)定會計》,從1924年立題到1933年形成并通過論文答辯,及至1936年正式出版并取得博士學位,歷時12年。 這篇論文的形成過程充滿艱辛與汗水。
  1925年,他與其導師、哥倫比亞大學著名的會計學教授羅伊・伯納德・凱斯特(Roy Bernard Kester,1957年入選會計名人堂,列第18位)討論了對價值方法的一些看法后,確定以貨幣計量單位為主題的學術論文。凱斯特教授就明確指出,密歇根大學的威廉・安德魯・佩頓(William Andrew Paton)教授已經在20世紀20年代初發(fā)表過這方面的論文。凱斯特教授還指出,如果只有一個理論,不管在學術上有多么的引人注意,論證多么徹底,都達不到任何效果。他提醒斯威尼,任何時候所提出的會計方案都要經過實際會計操作的檢驗,以證明其實用性。換句話說,任何不適用和不實用的會計方案都不會令哥倫比亞大學滿意。你可以建立系列的理論,但是如果你的理論不能被證明是有用的和合理的,那只是在浪費時間。
  1925年夏天,斯威尼決定不再用所有時間去學習和從事教育,計劃將其會計理論放在可怕而又殘酷的會計實踐中進行檢驗。他辭去了老師的工作,回到了美國公共會計的中心――紐約。1925年秋,他作為擁有兩個州的注冊會計師執(zhí)業(yè)證書和一本基礎會計理論著作(1924年出版)的作者,在凱斯特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成為一家著名專業(yè)會計公司的審計員,并在那里一直工作到1931年的夏天。在這個職位上,他經歷了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的經濟繁榮,1929年的股市動蕩以及大蕭條的初期階段。在那里的大部分時間里,他都一直忙于大量所謂的“資產負債表”的審計,間或做一些指派的任務和研究。在擔任紐約其他兩家會計公司主管的三年里,斯威尼感到,公共會計行業(yè)雖然在規(guī)模上發(fā)展得很快,且其重要性也日益提高,但會計理論作為會計實踐的基礎卻仍然是空白。依然強調的只有實用性、實用性,還是實用性。
  斯威尼在接下來的博士論文醞釀和研究過程中,深切地感到,1914年~1918年間爆發(fā)的持續(xù)5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使得德國通貨膨脹激增,馬克作為官方貨幣完全失去了控制。但德國的商業(yè)仍然在運行,會計得以保存。會計師們怎么能搞清楚與賬戶、資產負債表以及利潤表毫無關系的資金額數呢? 當然,人們不得不尋找一些解決的辦法。 那究竟是什么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 在凱斯特教授的引薦下,咨詢了俄亥俄大學(Ohio University)會計學院的丹尼爾・珊亭(Daniel Shonting)教授,請其幫助選擇關于通貨膨脹會計學的德語文獻。與此同時, 斯威尼也一直在請教前德國埃森州德累斯頓(Dresden)銀行主管、萊比錫大學(Universitä t Leipzig)博士貝特霍爾德・哈尼伯科 (Berthold Hahnebach),請其幫助理解德國的技術擴張以便于修正會計指數在通貨膨脹期間的度量錯誤。
  斯威尼在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關于這方面的德語著作均有很強的邏輯性,思路清晰,論證徹底,極具實用性,如:弗倫斯堡大學(Universitat Flensburg)的沃爾特・馬赫伯格(Walter Mahlberg)教授的“Bilanztechnik und Bewertung bei schwankender Wachrung”;科隆大學(Universitaet zu Koeln)企業(yè)經濟學教授奧根・施馬倫巴赫(Eugen Schmalenbach在生前寫了大量的經濟學著作,并參與編寫了Die Zeitschrift fuer Handelswissenschaftliche Forschung。由于斯威尼在德國和法國上大學期間接受了嚴格的語言訓練,達到了外語專業(yè)碩士的水平。結果,在復習德語幾個月之后,他即可以不再借助字典閱讀關于德國通貨膨脹的著作。

  1927年初,斯威尼開始利用會計公司的工作之余為《會計雜志》(Journal of Accountancy)寫稿,發(fā)表的第一篇文章題為“通貨膨脹對德國會計的影響”(Effects of Inflation on German Accounting)。1927年5月,他向哈爾特・斯卡夫尼與馬克思學術獎(Hart,Schaffner & Marx )經濟學比賽遞交了其第一份400頁的關于穩(wěn)值會計學的草稿,其主要內容是基于德國在通貨膨脹期間的會計方面的慣例研究與建議,有些觀點來自于其與前述部分德國當時頂尖的會計學家進行的交流和溝通。該稿件不僅最后榮幸獲獎并得到500美元的獎金,但獲獎條件是稿件必須在兩年內能準備由Houghton,Mifflin & Company正式出版。
  1931年秋,斯威尼完成了《穩(wěn)定會計》的第二稿(這份草稿包括五六百頁打印紙、許多的圖表,其中許多圖表有2頁紙寬)。至此,他已經在這個項目上工作了7年――主要思想已得到了全面發(fā)展和闡述,并開始伺機尋找出版的機會。在接下來的12個月里,隨著國家在蕭條中越陷越深,許多領先的出版商不愿出版手稿(盡管善意的對手稿給予了贊揚,但因出版成本可能很高,并且這類理論和觀點新穎書籍的市場可能很小)。
  1933年初,斯威尼獲準參加最后的博士考試,包括博士論文《穩(wěn)值會計》的答辯。斯威尼的博士考試和論文答辯通過了,學位的授予只等著論文的出版。但是《穩(wěn)值會計》的手稿,在出版商看來,仍舊太過龐雜,且?guī)еS多大規(guī)模的圖表。
  為了使文章的話題更引人入勝,斯威尼于1933年開始,將手稿的一部分發(fā)表在了有關學術雜志上,且大多數發(fā)表在《會計評論》(the Accounting Review)上。盡管他最初曾打算最終將這些發(fā)表的文章收錄到書中,但最后的處理是,將關于新穎觀點的冗長解釋發(fā)表在雜志上,然后將這些解釋的歸納放進書中并在書中用注釋表示這些解釋。
  1935年春末,斯威尼在好友、時為美國會計師協(xié)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Accountants,簡稱AIA)副會長的約翰・蘭辛・凱里(John Lansing Carey,1968年入選會計名人堂,列第32位)的推薦下,被任命為位于華盛頓的聯(lián)邦通訊委員會(OSS)資產減值測算專家,這一職務給了他成為估值方面專家的機會。該職位不僅使斯威尼最終成為了一家公用設施公司在資產減值和投資回報率方面的獨立顧問,而且還提供了一個在大蕭條時期高于同等公共或私人部門會計職務所能提供的薪酬,同時也保證他后來擁有了一個能學習、實踐羅斯福總統(tǒng)社會改革新方案的人事部門職務。遺憾的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這一任命并沒有給予斯威尼心中那些想要的那些東西。于是在幾個月的實習期后,他調到了又一個總統(tǒng)新方案代理機構――農業(yè)信貸管理部門,其職務為銀行監(jiān)察。斯威尼在這個部門呆了四年,直到1939年8月。
  1935年春,斯威尼從所有實際商業(yè)職務中抽身以準備《穩(wěn)值會計》的最后一稿。因此, 在兩個半月在家閉關修行的時間里,完成了文稿最后的修訂,其工作包括:重排了內容,清晰化了說明,將長度縮短了一半以上;精簡了詞語、句子和文章;插入了對重要理論的頻繁說明; 拓展了范圍,并且只提供了編制“價值穩(wěn)定財務報表”所必需的樣本性的工作論文。在做這些工作時,他將能夠出版列入首要目標,當完成上述工作后,即將書稿的風格由典型博士論文型轉變成了一本經濟學和會計學實用基礎讀本。這是他自1924年以來的第四次從頭到尾的重寫,許多部分和章節(jié)甚至重寫了四次以上,有的部分甚至多達十次,故最后一稿并非一種對長文的單純縮寫。
  斯威尼所完成的書稿,被推薦給了Ordway Tead,Harper & Brothers出版社經濟類圖書編輯中負責區(qū)別鑒賞手稿并做出選擇的一位資深編輯,由于其預見了通貨膨脹――緊縮會進行二十年的循環(huán),且他感到斯威尼的書可能可以告訴人們怎樣從根本上提高美國經濟及其財政決算的質量并予以指導,如果此書確實能做到這點,那么將成為一次出版創(chuàng)新,也可能會成為變革的先驅,最終這一新的理論納入會計實踐。正因為這位資深編輯的慧眼識珠,1935年末的時候,斯威尼得以與該出版社簽訂了協(xié)議,并于1936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該書正式出版后,斯威尼還做了許多的相關工作,主要是圍繞著在價值領域里如何導致更精確和完整的會計核算進行研究與實踐。
  其二,《穩(wěn)定會計》的基本結構。1936年,斯威尼出版的博士論文――《穩(wěn)定會計》由八章所構成:第一章――普通會計哪里出錯了(普通會計循環(huán)的描述;普通的會計程序是不相關的;普通會計程序在數學上是不合理的;一般會計程序是不完整的);第二章――穩(wěn)定幣值會計是如何糾正普通會計的(穩(wěn)定幣值會計程序的描述;對穩(wěn)定幣值會計的評價);第三章――基于重置成本的穩(wěn)定性(重置成本評價方法的歷史背景;名義資本、實物資本和不動產資本;重置成本下穩(wěn)定幣值會計的闡述);第四章――公用事業(yè)的穩(wěn)定會計解說(賬面數據;穩(wěn)定的數字;穩(wěn)定幣值會計的評價);第五章――以毛紡廠為例說明穩(wěn)定會計(賬面數字;穩(wěn)定的數字;穩(wěn)定幣值會計的評價);第六章――保理公司穩(wěn)定幣值會計的說明(賬面金額;穩(wěn)定數值;該案例下的穩(wěn)值會計估計);第七章――關于穩(wěn)定幣值會計的各種問題(穩(wěn)定幣值的實際問題;新政和穩(wěn)定幣值會計之間的關系;穩(wěn)定幣值會計有利于保全凈資產中的實物資本);第八章――對反對幣值穩(wěn)定會計異議的回答(對合理異議的回答;對不合理異議的回答)。本書的主要貢獻是,提出如何將傳統(tǒng)歷史成本會計報表上的美元調整為“等值美元”的程序與方法,它是有關現(xiàn)時購買力會計的第一本著作。
  其三,《穩(wěn)定會計》的學術貢獻與影響?!斗€(wěn)定會計》出版的時代背景是美國剛度過災難性的1929年~1933年大經濟危機。由于美國羅斯福政府實行對市場經濟進行干預的新政,美國經濟開始復蘇,但20世紀30年代初經濟大蕭條帶來的物價波動、通貨緊縮、物價狂跌和企業(yè)倒閉的陰影,仍使美國人心有余悸。反映到會計上,就有一種需要,即當物價波動時,應當如何用穩(wěn)定的會計數字反映企業(yè)的“ 真實收益”(Teue Income)。斯威尼建議,為了計量資本的真實價值,在物價變動時可采用“ 一般水平”作為穩(wěn)定的計量單位。這個建議直到40多年后,才被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于1979年9月所發(fā)布的第33號財務會計準則(Statemen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簡稱SFAS)――《財務報告與物價變動》(SFAS No.33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Changing Prices)所采納。斯威尼還主張,在理想的環(huán)境下,計量模式最好參照邊際使用者(Marginal User)未來生產能力的變化,計量資本真實價值的變化。葛家澍教授認為,斯威尼的這一主張――真實收益學說(true income scholar)與美國20世紀20年代另外一位著名會計學家約翰・班納特・坎寧(John Bennet Canning)在其名著《會計學中的經濟學:會計理論的一種批判性分析》(The Economic of Accountancy: A Critical Analysis of Accounting Theory)中的思想頗為相似,即深受當時經濟學的影響(包括當時的經濟政策)。

  國外有關學者(Graves,1991)研究認為,斯威尼的穩(wěn)定幣值思想的形成,受到法蘭克福大學(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弗立茨・施密特(Fritz Schmidt)所著《在經濟結構中的組織會計》(Die orgamsche Bilanz im Rabmen der Wirtschaft,1922年第2版時改名為《組織的現(xiàn)值會計》(Die orgamsche Tageswertbilanz)中提出的思想的影響較大,從某種意義上看,要比科隆大學企業(yè)經濟學教授奧根・施馬倫巴赫(Eugen Schmalenbach)1925年所著《動態(tài)會計學》(Dynamische Bilanz)觀點的影響要深。
  該書出版時,其導師凱斯特教授親自作序,對其學術價值做了高度評價,稱“在這個國家沒有事先已發(fā)明的技術或方法來闡明一個企業(yè)記錄受價格變化的影響,并且因此能夠在企業(yè)政策制定中正確地認識他們”,“斯威尼先生做了一個開拓性的嘗試去展示這是怎樣發(fā)生的。這個技術或其他基于它的技術最終是否能占主流,只有時間和環(huán)境才能證明”,但是“他對這個問題的處理方式是激動人心的”。
  《穩(wěn)定會計》一書于1964年再版時, 美國著名會計學家威廉・安德魯・佩頓(William Andrew Paton,列會計名人堂第3位)教授專門作序,作為編輯的斯蒂芬・亞當・澤夫(Stephen Addam Zeff,列會計名人堂第70位)寫了推薦性序言,對其學術精神大加贊賞,并對其學術價值進行高度評價。佩頓認為,斯威尼博士是那些杰出的會計學學者之一,他在各個重要的會計學術期刊所發(fā)表的大量文章見證了他長達十年的研究,他的《穩(wěn)定會計》一書是他辛苦工作的積累。盡管當時該書對會計行業(yè)的影響令人失望,但它確實在學術界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在學術界,這本書很快被認為是一項開創(chuàng)性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成果,它是第一次對在美國由美元不穩(wěn)定引起的財政測量問題的徹底分析解決――一種基于長期運用大量的例證材料進行分析、調查的處理方法。此外,在對不穩(wěn)定或一般的會計數據,以及對這些問題解決的需要方面的限制意識發(fā)展中,該書可以更有理由地被認為是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或說是突破點。澤夫認為,作為一般所說的經典并不只是指偉大的和被廣泛接受的,一部經典的標志還表現(xiàn)在在影響后輩的意義上和思想行為的深度上超越同時代的作品。在會計學上,這些后輩正在或將出現(xiàn)在大學里,很多也已經或將投入實踐,他們大學的和繼續(xù)的教育都來自于這些會計學的經典,這些經典是現(xiàn)行慣例的可能解釋的來源,同時也是為獲得可取變化的共同啟發(fā)的來源。斯威尼的《穩(wěn)定會計》(1936年)以及相關文章就是經典之一,是美國第一部從清晰的會計學認知的理論基礎上和實際應用上對價格變動的綜合性研究,而其建議的大部分內容都和后來大多數研究的課題有關聯(lián)。
  1944年,斯威尼的《穩(wěn)定會計》一書曾由文信書局組織翻并以《幣值變動時之會計》為書名正式出版。
  
 ?。郾疚南?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會計通史系列問題研究(11&ZD145)》與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20世紀西方會計思想演進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陳今池:《現(xiàn)代會計理論》,立信會計出版社1998年版。
  [2]葛家澍:《西方財務會計理論問題探索(一)》,《財會通訊》2005年第2版。
 ?。?]http://www.省略/res/dfwx/lst/mgsm2.htm
  l,2010-08-06.
 ?。?]Graves,O. Finley. Fritz Schmidt, Henry Sweeney and Stabilized accounting.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Spring 1991.Vol.21. No.82.
 ?。?]Sweeney, Henry W., Approximation of Appraisal Values by Index Number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ctober)1934.
   [6]Sweeney, Henry W., Capital. Accounting Review. (September)1933.
 ?。?]Sweeney, Henry W., Effects of Inflation on German Accounting. Journal of Accountancy. (March)1927.
 ?。?]Sweeney, Henry W., German Inflation Accounting. Journal of Accountancy. (February)1927.
 ?。?]Sweeney, Henry W., How Inflation Affects Balance Sheets. Accounting Review. (December)1934.
 ?。?0]Sweeney, Henry W., Income. Accounting Review. (December)1933.
 ?。?1]Sweeney, Henry W., Maintenance of Capital. Accounting Review. (December)1930.
 ?。?2]Sweeney, Henry W., Stabilized accounting,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964,Reprint.
  [13]Sweeney, Henry W., Stabilized accounting, New York, London, Harper & Brothers, 1936.
  [14]Sweeney, Henry W., Stabilized Appreciation. Accounting Review. (June)1932.
 ?。?5]Sweeney, Henry W., Stabilized Depreciation. Accounting Review. (September)1931.
 ?。?6]Sweeney, Henry W., The Technique of Stabilized accounting. Accounting Review. (June)1935.
 ?。ň庉?余俊娟)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