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會計學是獨立學院會計教學一門重要課程,高級會計學教學現狀是存在課程深奧,內容抽象,考核方式單一等問題,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從多方面入手
《高級會計學》是會計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程,與中級會計學課程教學內容不同的是,高級會計學主要涉及企業(yè)特殊的,不常見的會計業(yè)務,或是特殊行業(yè)經濟業(yè)務的會計核算。
從會計專業(yè)課程體系的構成來看,財務會計應包括中級會計學和高級會計學兩部分內容。因此,高級會計學應是中級會計學研究內容的補充,是中級會計學內涵和外延范圍的拓展。在會計專業(yè)課程教學體系中,高級會計學與中級會計學的地位同等重要。
二、高級會計學的研究內容
《高級會計學》課程已在高校會計專業(yè)開設多年,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會計理論水平和應用能力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新企業(yè)會計準則也增加了許多新的業(yè)務內容。然而目前,關于高級會計學應涵蓋的研究內容卻沒有達成共識,導致高級會計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在不同高校,因人才培養(yǎng)目標、教材選擇的不同而存在差異。筆者對國內財經類院校《高級會計學》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梳理,大致包括:企業(yè)合并、合并財務報表、所得稅會計、租賃會計、外幣交易與外幣折算、物價變動會計、合伙與分支機構會計、清算會計、衍生工具與套期保值會計等內容。
三、獨立學院會計專業(yè)《高級會計學》課程的教學現狀
(一)制定教學大綱時沒有考慮獨立學院人才培養(yǎng)目標
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規(guī)模擴展和教育體制改革的產物。獨立學院在高等教育體系中所處的位置,決定了獨立學院應把人才培養(yǎng)目標定位在“培養(yǎng)為地方經濟服務,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獨立學院的專業(yè)設置、課程設置都應緊緊圍繞這一人才培養(yǎng)目標。
然而,《高級會計學》課程在教學內容選定和教學大綱設置過程中都沒有考慮到獨立學院人才培養(yǎng)的特殊性。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的制定與公辦院校同質化。教學任務重,教學內容難,教學效果差,難以實現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二)教材內容多、難度大,不便于教學使用
目前,關于高級會計學的研究體系尚未形成,涵蓋的內容也不統(tǒng)一,導致各種版本的《高級會計學》教材內容編寫相差甚大,普遍存在內容多,理論性強,解釋抽象、難懂,缺少案例等情況。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yè)《高級會計學》課程在教學大綱的制定、教學內容的選定與公辦院校同質化,教材選用也與公辦院校同質化。使得教材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難以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三)教學內容抽象,教學方式單一
高級會計學研究的是“特殊業(yè)務、特殊行業(yè)”的會計理論和實務,學生對于這些特殊的經濟業(yè)務和行業(yè)知之甚少。而教學方式又多是采用針對概念和例題,進行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導致學生對《高級會計學》課程的學習感受多是理論性強,專業(yè)術語多,解釋抽象,難以理解和掌握。為應付考試,學生只能是對例題的死記硬背,失去了學習興趣,影響了這門課的教學效果。
(四)傳統(tǒng)考核方式,弱化了對課程的考核作用
獨立學院對《高級會計學》課程的考核,往往采用卷面答題的傳統(tǒng)方式。而高級會計學所涉及的部分研究內容具有前沿性和較強的理論性,傳統(tǒng)的卷面考查方式,無法起到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考核作用,弱化了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能力。
(五)師資力量薄弱,難以滿足教學需要
師資力量是提高高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獨立學院是高等教育隊伍中的新生力量,師資隊伍普遍存在職稱低、經驗少、實踐弱的問題。而高級會計學研究的內容理論性強,業(yè)務處理難度大,需要代課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獨立學院會計專業(yè)《高級會計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嚴重制約了其專業(yè)發(fā)展。要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從問題的根源入手解決。
四、提高獨立學院會計專業(yè)《高級會計學》課程教學質量的途徑
(一)依據地方經濟發(fā)展情況,選定教學內容、制定教學大綱
獨立學院應以培養(yǎng)地方經濟發(fā)展所需人才為辦學的立足點。因此,對于理論性強、教學內容多的《高級會計學》課程,獨立學院會計專業(yè)應依據當地經濟的發(fā)展情況和地方企業(yè)經營的普遍業(yè)務類型對研究內容進行篩選,分清主次,合理地制定教學大綱。這樣,既能在有限的課時完成教學任務,又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依據教學大綱,編寫適合獨立學院使用的教材
針對目前“高級會計學”教材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編寫適合獨立學院使用的《高級會計學》教材,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務必要注重對案例的搜集,內容的篩選,例題的整理。應依據教學大綱,整理、篩選高級會計學的研究內容,組織代課教師編寫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應注意與《中級財務會計學》課程內容的銜接問題;編寫內容應注意結合日常教學的難易程度,概念解釋通俗,理論表述易懂,穿插案例幫助理解,例題解答條理清楚;再針對教材各章節(jié)的內容,編排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習題,作為學生課后的復習資料,強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高級會計學》課程的教學效果。
(三)將專題講座引入到日常教學環(huán)節(jié)中
高級會計學研究的是“特殊業(yè)務,特殊行業(yè)”的會計理論和實務,具有前沿性和較強的理論性。獨立學院會計專業(yè)考慮到人才培養(yǎng)是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fā)展,同時為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會對高級會計學的研究內容進行刪減和調整,這就使得高級會計學研究內容的整個框架體系不完整。
專題講座,具有占用時間短,信息量大,言語通俗,溝通直接的特點,被作為高校日常教學外,對專業(yè)領域前沿知識研究進展、發(fā)展趨勢的解讀和分析,是課堂教學無法給與的一種傳授知識的重要途徑。將專題講座引入到《高級會計學》課程的日常教學過程中,將難懂的、少見的、前沿的研究內容以專題講座的方式,采用圖片、視頻、評論、資訊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既不會占用過多課時,還能體現知識結構的完整性,拓展學生專業(yè)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將論文成績引入到課程考核中,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
論文是對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chuàng)新知識的簡介和科學記錄。在高校,論文是畢業(yè)時,對學生專業(yè)知識進行綜合考查的一種考核方式。獨立學院會計專業(yè)《高級會計學》課程采用卷面答題的形式進行考核,雖能起到考查學生對知識點掌握情況的作用,但針對《高級會計學》課程中具有前沿性,理論性較強特點而進行專題講授的內容也采用卷面答題的形式,就弱化了學生對這類問題的思考能力。建議獨立學院會計專業(yè)對《高級會計學》課程的考核成績應采用“卷面+論文”的形式。即對會計實務性較強的內容進行卷面答題給出成績,而理論研究性較強的內容,以完成論文的形式進行考核給出成績,論文的主題可由學生按其學習興趣自選。這兩種考核方式的組合,既能考查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又能強化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研究能力。
(五)以教學推科研,以科研促教學
高校教師既要完成教學工作,還要承擔一定的科研任務?!陡呒墪媽W》的研究內容具有特殊性、前沿性、理論性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可供參考的案例少、理論理解難的問題,這也為教師提供了科研素材。獨立學院應鼓勵代課教師,將高級會計學的研究內容、教學難題作為科研項目立項研究,并給予經費支持,搭建研究平臺。這樣,既是對教師科研能力的鍛煉和提高,夯實理論功底,也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料。在教學過程中尋找科研項目,將科研成果應用于教學過程,二者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高級會計學》課程是高校會計專業(yè)的主干課程,是財務會計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獨立學院會計專業(yè)《高級會計學》課程的教學,應突顯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考慮獨立學院的教學需要,結合實際完善教學條件,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